希伯來書7:15-28:改變觀念
28 律法本是立軟弱的人為大祭司;但在律法以後起誓的話,是立兒子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遠的。
有一句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許多事情,有時不是自己選擇去做,而是沒有辦法不去做。基督徒也常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就說那是妥協。所以,我們把妥協解釋為:人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或許我們可以用另一個角度去解釋妥協。妥協是人去做明知道是不對的事。我們或許正在面對這樣的處境,面對工作上的壓力,家庭的壓力,生活上的要求,我們要如何面對呢?改變觀念。
為什麼面對壓力是改變觀念呢?因為如果我們知道壓力產生的原因,然後改變自己的觀念,去處理它,那就能有效紓解壓力,不受壓力擺佈。壓力那裡來呢?好像換新工作,對環境和工作內容不熟悉,就會感受到壓力;又譬如學生考試前,因為不知道會出什麼題目,即使準備再充分,也多少會感受到壓力;或是無法達成工作的業績,害怕比不上對手,也會有壓力;其他的好像家人的問題無法解決,或是經濟不好,也會感受到壓力。簡單的說,當我們遇到事情,感覺到「我不會,我不熟悉,我不確定」的情況,我們會感受到壓力。
既然壓力的來源是對事情不熟悉,不確定,或是達不到目標,那麼,紓解壓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去了解它,掌握情況,然後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旦會了,熟悉了,清楚了,壓力自然就會減低或者消除。同樣一件事,對不同的人,壓力就有大小之分。能力強的人,壓力就較弱。所以,只要我們提升自己的能力,改變觀念,壓力就可以消除,也表示自己比以前進步了。
今天的經文,希伯來書7:15-28可以給我們在改變觀念這方面的幫助。我們先看這段經文。
希伯來作者要當時的信徒改變觀念。怎樣改變觀念呢?希伯來書的作者先說明耶穌完成了什麼目標。首先我們看當時的信徒面對什麼困難。
希伯來書的信徒可能因為四周對基督教的壓迫,想回到過去的猶太教信仰,那就不必面對鄰居或國家的壓迫,因為國家承認猶太教,允許他們自由敬拜他們的神。如果繼續堅持相信耶穌,財產可能被政府充公,生命也可能不保。他們面對壓力,要退縮,要妥協,要回到猶太教信仰。所以,希伯來書的作者要改變他們的觀念,要他們堅持到底,因為猶太教已經完成了它的任務,現在耶穌才是那位舊約所應許的彌賽亞,並且比大祭司更超越。簡單的說,新的已經完成了舊的任務。
如果這裡有兩個蘋果手機,一個是iphone 5,另一個是最新的iphone XS,你會選那一架手機?我們先不管iphone
XS有信號的問題,那你會選哪一架手機?你應該會選最新的iphone
XS,而不是iphone 5。但這並不表示iphone 5不好,而是iphone XS不單有iphone 5 所要完成的目標,而且還比它更超越,功能更多,照相像素也更清晰。
雖然iphone XS有信號的問題,但耶穌是完美沒有問題的,而且耶穌也比舊約的祭司系統更好。怎樣更好呢?
經文15-17節說:「耶穌是按照麥基洗德的樣式,成為一位祭司。這樣一個祭司不是按照屬肉體的條例,而是按照生命的大能,按照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成為祭司。」從經文中我們看到,耶穌比舊約祭司體系更好的第一個原因是:
- 外在的原因:耶穌是另一個體系:麥基洗德(7:15-19)
耶穌是按照麥基洗德體系成為大祭司,而不是按照肉體的利未祭司體系。這是屬於另一種祭司體系。既然體系不同,條例也會不同。這也是為何新約和舊約有不一樣的地方,當然也有一樣的地方。就好像iphone 5的功能,iphone XS也有,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只是不一樣的地方不是廢棄,而是用麥基洗德的體系來完成利未祭司體系所要完成的目標。這就表示耶穌的體系更好。這就是觀念的改變:不一樣的祭司體系。基督教信仰的價值觀也是跟這個世界不一樣,是另一個價值觀體系。我們有沒有認為基督教價值觀體系比世界更好呢?如果沒有,我們要改變觀念。
耶穌的體系是根據無窮的生命的大能,而不是根據肉體的體系。意思是,肉體是會死的,但無窮的生命的大能是不死的。所以,耶穌體系比舊約祭司體系更好,因為耶穌死裡復活後,就不死。耶穌的不死為何更超越呢?18節就說:「先前的條例,因軟弱無益,所以廢掉了。」廢掉的意思不是棄絕,而是不再繼續用這個方法,就是用另一個方法,也就是藉著耶穌這另一個體系。用不同的方法,就是觀念的改變。我們看一下圖片。(用圖說明1&2)
先前的條例為何軟弱?因為祭司會死,死就阻隔了人到上帝面前的指望。秦始皇要長生不死,可惜沒有一個人可以勝過死亡。不過,復活後的耶穌是不死的。復活的耶穌就可以把相信的人帶到上帝的面前,就如經文19節所說:「就引進了更美的指望;靠這指望,我們便可以進到 神面前。」進到上帝的面前就是進到至聖所,與上帝同在。 看到祭司會死和耶穌不死所造成的改變和影響,也是觀念的改變。
除了不一樣的體系之外,耶穌比舊約祭司體系更好的第二個原因是:
- 在規定之外:不是按照律法的規定(7:20-22)
耶穌是按照麥基洗德的體系成為祭司,不是按照律法的規定來進行的。所以,
經文20-22節說:「耶穌為祭司,並不是不起誓立的。」 起誓立的,就是按照上帝的應許立的,而不是按照律法的祭司制度立的,所以,祂的條例也就和律法的制度不同,就好像剛才我們看的圖片一樣。這樣的不同,使耶穌成為更美之約的中保,勝過一切按照律法所立的祭司和獻祭制度的限制。我們常常墨守成規,認為只有一條路,做事情也只有一個方法,看事情也只看一面,可是耶穌不按常理出牌,在律法規定之外卻成就了更美的約,成為更美的中保。這也是觀念的改變:用不同的方法處理事情。
耶穌完成了目標,並不表示律法不重要。
這就好像4x100米的接力賽。四個選手都很重要,最後一個選手就幫助團隊完成了目標。最後的選手完成了目標,不表示第一個選手不重要,或第二和第三個選手不重要。他們都很重要。最後一個選手不能說,我完成了賽程,不需要其他選手了。其他選手也不能捨棄第四個選手,要不然他們也無法完成目標。
耶穌就好像是最後一個選手,律法的祭司系統和獻祭制度是前面的選手。通常最後一個選手的實力是超群的,比其他三個選手都要好,但目的不是嫌棄其他的選手,而是完成其他選手所要成就的,甚至比他們更好。耶穌的實力也是超越其他的系統和制度,完成了其他系統和制度所要完成的目標,甚至比它們更好。所以,這裡沒有說新約廢掉舊約,而是改變做法,改變職位任命的方法,因為上帝沒有重新開始,而是帶來完全,也就是完成目標。
這樣會比較明白嗎?所以,耶穌是按照麥基洗德這另一個祭司系統來完成上帝拯救人的目標。
內在的原因1:不死(7:23-25)
那為何耶穌可以成為更美的中保呢?也就是說耶穌為何比舊約更好呢?除了剛才所說的外在原因之外,耶穌比舊約更好的第一個內在原因是:因為耶穌長生不死。
經文7:23-25說:「那些成為祭司的,數目本來多,是因為有死阻隔,不能長久。這位既是永遠常存的,他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凡靠著他進到 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經文說:利未祭司系統的祭司都會死。死了,就沒有了職位,就要換人。所以,死成為祭司功能的障礙,無法幫助人長久在上帝面前。
這就好像有一個中間人小黃,他幫助小陳得到小張的幫助,小張只認得小黃這個中間人才會幫助小陳。可是,有一天小黃死了,那小陳因為沒有了中間人小黃,所以再也得不到小張的幫助了。
大祭司會死,所以,無法長久幫助人。
可是耶穌長生不死,耶穌的祭司位置就永久不更換。長生不死的耶穌就可以幫助人到上帝面前,拯救到底。所以,耶穌是更美的中保,因為耶穌長生不死。
內在原因2:無罪(7:26-28)
耶穌不但長生不死,耶穌還是無罪的。這是耶穌比舊約的祭司更好的第二個內在原因。
經文7:26-28說:「像這樣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他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須先為自己的罪,後為百姓的罪獻祭;因為他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律法本是立軟弱的人為大祭司;但在律法以後起誓的話,是立兒子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遠的。」
其他大祭司要為自己的罪獻祭,可是還是無法處理罪的權勢和死亡的問題。人無法用自己的行為或力量離開罪的權勢。
這就好像我們生活在馬來西亞,這國家被政府控制。如果我們要離開這個國家,就需要護照。如果沒有護照,就不能離開這個國家,就算自己遵守法律,有好的行為,但國家不給護照,你就不能出國。就好像以前生活在東德的人,沒有護照,不能離開。可是,耶穌來,就給你護照,帶你離開這個被控制的國家。是靠你自己嗎?不是,是單單靠上帝的恩典,藉著耶穌這位長生不死的中保,給我們護照,離開這個國家。然後,我們就搬家,搬到耶穌基督裡面,與上帝在一起。
耶穌不單幫助我們搬家,耶穌也處理死亡的問題,使我們以後有復活的身體。事就這樣成了,而且是成全到永遠的,因為耶穌是長生不死和無罪的,勝過了罪的權勢和死亡。耶穌使我們在祂裡面得到自由,我們坐耶穌的飛機走了。
既然如此,希伯來書的作者就鼓勵當時的信徒,要明白耶穌所成就的,是超乎他們之前的認知。雖然面對壓迫,也要堅持到底,改變觀念,因為耶穌是更美的中保。
那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我們雖然沒有面對同樣的處境,但我們也會面對各種不同的壓迫和壓力。那我們要如何去面對呢?就是改變我們的觀念。
耶穌來不是改變上帝對我們的看法,而是要改變我們對上帝的看法,改變我們悖逆上帝的看法,改變我們不願意把上帝當作上帝來敬拜的看法,改變我們不要依靠上帝的看法。所以,讓我們的觀念是從上帝的話語而來,讓我們用上帝的觀念來看我們周圍的事情。用上帝的觀念看事情,就會看到不一樣的選擇,也會活出不一樣的生命,在壓力中有正面的力量。
箴言說:敬畏耶和華就是智慧的開端。這裡的智慧是選擇的能力,敬畏是順服上帝。只要我們順服上帝的教導,我們就有能力來選擇符合上帝觀念的生活方式,或是看事情的方式。
這就好像有兩隻狼來到草原,一只狼很失落,因為它看不見羊,看不見羊就沒有肉吃,這是視力,這是眼見;這隻狼只看到眼前的情況。另一只狼卻很興奮,因為它知道有草的地方就會有羊,這是視野。這就是視力和視野的區別。每個人都有眼睛,但不是都有眼光。眼睛只能看到當下,眼光才能看到未來!用上帝的眼光或是觀念看事情,就會看到未來、希望和力量。當然,在過程中,也有看到所需要面對的困難。看到未來羊的狼,還是要忍受一下飢餓,還是要去努力去尋找,只是牠的態度和力量跟看不見未來羊的狼是有極大的不同的。所以,世界好像很亂,事情好像都不順利,到處都有壓力,那我們就要用上帝的眼光和觀念看事情,那我們生命的態度就會不同。態度不同,高度也就不同。
有些人認為困難只有那些做不對事情的人才會遇到。
可是,事實是,就算我們作對的事情,態度也對,我們也會遇到困難。就好像希伯來書的信徒,他們做對的事情,但還是面對壓迫。為什麼呢?因為上帝要藉著這些困難來訓練我們成熟。你看士兵都遵守長官的命令,可是還是有不同的困難臨到他們,需要他們去面對和解決。為什麼?因為要訓練他們的生命更堅強,更有能力,更能夠臨危不亂,更能夠衝鋒陷陣,那才能打敗敵人,保衛國家。
所以,我們的生命需要被訓練,我們的思想需要被改變。就好像4x400米接力賽,第一個位置的選手需要按照所規定的跑道跑,不可以越過其他人的跑道。第二圈才可以越過其他的跑道。我們在耶穌裡面的生命,開始的時候,也是按照許多的規定生活。過後,生命成長了,慢慢就離開了原本的規定,不是不再遵守那些規定,而是那些規定已經成為現在生命的基礎,幫助我們進入生命的另一個階段。
這就好像在公司上班,當遇到事情時,有些人的處理方式是:這是公司的規定。這句話一出,通常是你只好接受,不然你就找上面的老闆。當老闆處理這件事情時,他可能會跟你解釋一些規定的原因,當然,也會有特例的出現。然後,可能就會很好地處理你所面對的問題。為何不同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因為他們在生命的不同階段。初級階段的人是按照規定辦事,高級階段的人是在規定的基礎上辦事情,會變通,但卻也守住原則。
所以,改變觀念的意思是採取不同的思考方式,因為面對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問題,你我思考的角度不同,採取的反應不同,最終的結果,也會不同。
例如: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如果我們用成本思維的方式看這件事,就會說: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因為自己什麼都沒有做,不值得浪費寶貴的時間。所以,我們要放棄沒有效果的社交。這是成本思維的方式。
如果我們用戰略思維的方式看這件事,就會說:砍柴人陪放羊人聊了一天,表面上他一無所獲,但是砍柴人通過放羊人聊天,知道了哪個山的柴多,哪個山的路好走,哪個山佈滿荊棘,第二天收穫多多回家了。所以,
溝通很重要。要找對人聊天,那就可以少走彎路。所以,有很多人要花大錢找巴菲特吃午餐討教。這是戰略思維的方式,考慮整體,有目的的溝通。
如果我們用金融思維的方式看這件事,就會說: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決定把他的羊跟你的柴交換,於是你有了羊,他也有了柴。這是等價交換,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天生我才必有用。
如果我們用請教思維的方式看這件事,就會說: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如是你學會了放羊技巧,原來羊是這麼放的,他學會了砍柴技能,原來柴要這樣砍。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師,永遠保持空杯的狀態,就可以隨時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所以,改變觀念,用不同的思考方式看事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我們經常面對困難和壓力,如何面對,其實跟我們的觀念有關。如果我們用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可能會憂慮,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可是如果我們從上帝的眼光來看,我們的態度和反應就有不同。這就如保羅所說,無論是處在貧窮的景況,或是處在豐富的景況,我都可以知道怎樣去面對,因為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你有沒有曾經面對一件事,好像找不到出路,也沒有力量,可是突然換一個觀念和想法,突然就有力量去做?希伯來書的作者也要信徒改變觀念,知道靠著耶穌才有更美的盼望,要用上帝的眼光看現在所面對的壓迫,那才能有盼望。所以,希伯來書11:1就說: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望之事的確据。
有些人退休之後,害怕沒有錢生活。可是有些老人就改變觀念,不一定要有自己的窩,就參加郵輪,每天度假,每天有豐富的食物,還有醫療照顧。有些老人就長期住酒店,因為住酒店比住老人院便宜,還有清潔服務,有好的環境,家人也願意來探望他。有些老人就一起住移動的屋子,用車子把移動的屋子移動,這裡住幾天,那裡住幾天。每天旅行。這是退休人士觀念的改變,那就有不同的退休生活。過去信徒是面對信仰生命財產的壓力。今天我們是面對生活的壓力,主要還是金錢的壓力。改變觀念一下,那也可以活得開心。
所以,改變觀念很重要,這就好像我們的生命,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說這不可以,那不可以。青少年時,就可以比較多的選擇。到工作時,選擇的範圍多了,父母干涉的範圍就更少了。到自己成家立室時,許多時就要自己做主了。這就是聖經所說:人要離開父母,二人成為一體。這是生命成長的階段。如果我們的生命還是在幼兒,那就會有許多的這不可以,那不可以,因為自己無法做對的選擇。也因此,我們就會覺得律法是一種的限制。但那是誰的問題?自己的問題。我們不要只是年齡變大,身體變高,但生命的表現還是像小孩子一樣,那我們的生活就不會那樣自由,因為不會做對的選擇。所以,自由是什麼呢?自由,就是有能力做對的選擇。
我們唸書也一樣,小學是是非題,不是對,就是錯,不會有第三個答案。年級越高,沒有是非題了,而是開放性的題目,答案可能不只有一個,但還是有合理的答案。我們的生命越成長,是非題還是有,可是,生命的開放性問題就要去思想了。
今天的人,大部分都在建立我們的工作,身份,地位,金錢和家庭。這其實是在建立我們生命的容器。就好像這個美麗的杯,如果沒有拿來裝咖啡,就只是擺美而已。許多人也是停在建立容器的階段,然後就離開了世界。這是可惜的事。所以,我們要追求進入生命的第二個階段,那就是生命的內容。我們生命的杯需要拿來裝咖啡。這個咖啡就可以幫助人提神,成為別人的幫助。
耶穌來就是要幫助我們生命的杯有咖啡可以給別人喝。這個咖啡就是擁有救恩的成熟生命。
要怎樣才能擁有救恩的成熟生命呢?沒有捷徑可以走,是要經過各種的困難之後,我們才能擁有救恩的成熟生命。就如士兵進入訓練,經過各種困難的訓練之後,才能成為精兵一樣。所以,我們會經歷困難。這困難幫助我們好像保羅一樣,可以以耶穌為至寶,把萬事看為糞土,用簡單的話說,就是看開了。
要怎樣才能擁有救恩的成熟生命呢?沒有捷徑可以走,是要經過各種的困難之後,我們才能擁有救恩的成熟生命。就如士兵進入訓練,經過各種困難的訓練之後,才能成為精兵一樣。所以,我們會經歷困難。這困難幫助我們好像保羅一樣,可以以耶穌為至寶,把萬事看為糞土,用簡單的話說,就是看開了。
看開了,就是觀念的改變。有些人生了一場大病,從死亡邊緣活了下來,許多事就看開了。錢就不會捏得緊緊的,對人也不再苛刻。我們的生活有壓力,但看開了,就看出這是一個訓練的機會。看開的人,問問題的方式也會不同。不再問為什麼,而是問如何。當問如何時,就更容易思想怎樣為困難找出路,也更容易找到出路。思想在過程中就被訓練和開闊了。慢慢慢慢,你就成為一個成熟又有能力的人,再大的困難也容易處理了。
我們一般都說我們要追求成聖。成聖,好像很遙遠。如果我們用成熟這個字來表達成聖,那就比較容易明白。那什麼是成熟呢?
一個成熟的人有以下四點的指標:
- 有好的人際關係,就是愛人如己,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成長,就是下棋的時候能贏了老爸;成熟,就是你明明能贏老爸,卻讓老爸小贏一下。所以,一個成熟的人眼裡不再只有輸贏、對錯,還有尊重、關心和利弊。
- 有好的處事態度,就是謙卑,不再刻意炫耀和盲目攀比。他們往往都很低調,因為他們知道「人外人,天外天」,也懂得顧及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 有好的處理事情的方式,就是用上帝的眼光看事情:
- 會用多個角度看事情,而不會太絕對,或是只用一個角度看事情而已
- 會看到事情的無形價值,好像剛才那個看到未來羊的狼。
- 不會只注重短期效益,也看長期效益,好像工作不只是看薪水而已,也看長期的發展
- 會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平凡和局限,也會讓自己成長,不再害怕孤獨,而不會一直在手機社交發信息,在乎別人的讚。
換句話說,一個成熟的生命,是有穩定的情緒表現,曉得如何做對的選擇。就算選擇錯了,也知道如何悔改和改進,下一次做的更好。
我們如何有資源追求成熟的生命呢?第一,耶穌的生命就是一個成熟的生命,我們可以效法耶穌,來追求成熟的生命。第二,上帝賜給我們聖靈,幫助我們有力量去做對的選擇。
總結:所以,耶穌用不同的外在方式,就是麥基洗德的方式,不同於律法規定的方式,以及不同的內在生命,就是長生不死和無罪的生命,完成了拯救我們的目標。那耶穌完成目標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呢?就是改變我們的觀念,改變我們看事情的眼光,要我們擁有一個有救恩的成熟生命,去做對的選擇,好好管理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事情。做錯了,就悔改,改變觀念,改變行事為人。做對了,就繼續成為自己和別人的幫助。
那你願意擁有一個有救恩而成熟的生命嗎?願意的人,就要做好準備面對困難,好好在困難中不斷被訓練,以致可以改變我們的眼光和觀念,可以用上帝的眼光好好管理自己的生命,工作,家庭,社會和這個世界,那你就可以擁有一個有救恩而成熟的生命。
禱告:愛我們的天父,你所愛的你就管教,以致我們可以擁有救恩而成熟的生命。求你幫助我們好好管理這個世界,用你的眼光好好處理我們每一天的日子,來成為容器裡的咖啡,成為別人的幫助,榮神益人。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