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背后,努力面前
頁面
(移至…)
主頁
舊約經文信息
新約經文信息
新約翻譯
希臘文句型圖
▼
頁面
(移至…)
寫作研究
其他文章
▼
2016年6月17日星期五
詩46:1-11:堅固保障
›
堅固保障 經文:詩 46:1-11 你忙嗎?忙的時候,我們可能只看到自己的處境和能力;忙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忘記上帝是上帝,忘記上帝是我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上帝是誰呢? 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這其實是好得無比的上帝,...
2016年6月6日星期一
弗6:1-4:父嚴子孝
›
父嚴子孝 經文:弗 6:4 & 伯 1:1-5 華人的孝道是要尊重父母,供養父母及傳宗接代。這三項最重要的是:傳宗接代,而尊重父母及供養父母就常常被忽略掉。那聖經對孝道又怎樣說呢? 以弗所書說:不單你們做兒女的要孝敬父母,做父母的,也不要惹孩子的...
2016年6月4日星期六
太13:14-15:为何上帝要“免得自己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
为何上帝要“免得自己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太 13:14-15 ;赛 6:10 13 我之所以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为他们看却看不清,听却听不见,也不明白。 14 在他们身上,正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你们听了又听,却不明白,看了...
主禱文
›
主禱文 主禱文的第一句禱詞「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讓祈禱者獲得 身份認同感 ,得知自己在這世上的位置,以及帶出一種反主流社會文化。這能打破「人類是由宇宙塵埃隨機產生」的迷思。唯有當一個人認定自己真實的身份,他才能對抗廣告文化日夜不斷的誘惑,並與「用消...
2016年6月3日星期五
詩63:1-11:心渴想神
›
心渴想神 經文:詩 63:1-11 渴想是什麼意思呢?就如當我們與親愛的人分隔兩地時,我們會渴想跟我們親愛的人相見。當我們的孩子不在我們身邊而在外地唸書或工作時,我們渴想他們。或是,當我們渴想某樣東西時,我們想得到這樣的東西。也就是說,渴想是跟親愛的人分離,想見...
2016年5月28日星期六
提后2:1-3:靠主剛強
›
靠主剛強 經文:提后 2:1-3 在信仰的道路上,有時我們會軟弱,我們會懷疑到底我們的堅持值得嗎?到底我們的堅持是會有好的結果嗎? 服事面對困難 提摩太在服事的道路上也遇到許多的困難,有人反對他,有人進行破壞的工作。這使提摩太很灰心。有時我們在服事上...
2016年5月18日星期三
這世界非我家的迷思 --- 加爾文的天啟觀和其影響
›
這世界非我家的迷思 --- 加爾文的天啟觀和其影響 有一首詩歌叫“這世界非我家”。歌詞說到這世界非我家,我就好像這世上的客旅,盼望快快回到天家,與在天上的眾聖徒相聚,一同歡呼一同讚美。所以,我不再貪愛這世界為我家。天堂若非我家,我必流離無依。歌詞似乎表達一種離世觀,不...
2016年5月17日星期二
我們熟悉又忽略的懒惰
›
我們熟悉又忽略的懒惰 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懶惰。雖然大家對懶惰不陌生,但我們認識懶惰嗎?我們有在意懶惰對我們生命的影響嗎?以下的內容完全取自這本書:金南俊。《懒惰:隐藏在圣洁生活中的敌人》。王桂珠译。台北:三一音乐, 2005 。
詮釋各異的“信”和“義”
›
詮釋各異的 “ 信 ” 和 “ 義 ” 縱觀以上 12 位學者對羅馬書四段經文中 “ 信 ” 、 “ 義 ” 和因信稱義的論述,各學者以不同的角度切入以致產生不同面向的詮釋。在這些詮釋中,路德從個人在行為上的掙扎為出發點,加爾文以上帝的主權和恩典切入,衛斯理注重基督的贖...
菲茲邁爾(Joseph A. Fitzmyer)的稱義觀:相信而成為正直
›
菲茲邁爾( Joseph A. Fitzmyer )的稱義觀:相信而成為正直 基本上,天主教把稱義解釋為成為義,因為上帝是公義的,所以人必須在上帝面前成為義人,並成為上帝的兒女。這樣的成義是表示人內在的更新和聖化,當然也包括了罪蒙赦免。 [1] 至於 “ 義 ” ,那...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