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星期五

放下自己順服上帝(雅4:1-17)


放下自己順服上帝(雅4:1-17

人間許多的衝突是因為不能放下自己,心中的私慾阻礙了彼此的接納。世間的價值觀教導我們要彼此爭競,那才能把人比下去,才能突圍而出,登上翹楚和成功得到所要得到的東西。這是世俗所教導的人生價值觀可是,雅各卻對人生有不同的看法,他要我們放下自己,順服上帝。那是怎樣的一種價值觀呢?

世俗價值觀的內容:私慾、妒忌、貪心(13

首先,雅各說明世俗的價值觀所帶來的影響。那是一個怎樣的影響呢?雅各在經文四章1節說:「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嗎?」為何人與人之間有爭鬥、爭執或是衝突呢?除了彼此之間不能同意彼此之外,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人要得的更多。為什麼人要得到更多呢?雅各就指出人要得的更多而產生衝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心裡的私慾。這個私慾使我們不同意彼此,也使我們要得的更多,因為私慾的本像就是只顧自己,為自己的利益而與人爭鬥,要把人踩下去。所以,我們的社會就產生許多的衝突。這些衝突包括階級的爭鬥,如對富人和窮人有不平等的對待、富人剝削窮人(二19);在團體內或是職場上對職位、權力的爭鬥;在家庭中或是人際關係之間對彼此的批評或毀謗,爭奪財產等。這些衝突傷害了彼此之間的關係。造成這些衝突的原因是因為私慾。為自己的私慾而活就是世俗的價值觀。


為何私慾會帶來衝突呢?雅各在經文四章2節說:「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這節經文可翻譯為:「你們貪戀,得不著就殺人;你們嫉妒,不能獲得就彼此爭執衝突。你們得不著,因為你們不祈求。」私慾的其中一個表現是貪戀。這也是十誡的第十誡「不可貪心」的警戒。人一貪心,要去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或是要去得到比現在擁有更多的東西,若得不著,就要去殺人。這是貪心的極致表現。其實,人一貪心,不單會做到最極致的表現,也會為了利益而去作假見證、去偷盜、去姦淫、不孝敬父母、不捨得休息、隨意發誓以得利益、成為偶像、遠離上帝。貪心,使人犯了上帝所規定的十誡的所有內容。可見,貪心是我們要極力攻克的私慾。要不然,我們的生命就會被它糟蹋和毀壞。可是,上帝的心意不是要我們的生命被毀壞,而是要建立我們的生命。

除了貪心之外另外一個私慾所帶來的惡念是妒忌。妒忌是看到別人所擁有的,自己心裡就酸溜溜,不會為別人所擁有的感到高興,反而想要得到別人所擁有的,佔為己有。這樣的妒忌使人起了貪念,因此,那人就採取行動,去搶奪別人所擁有的人、事、物。若得不著,那人就會非常憤怒,甚至去摧毀別人所擁有的,實現「我得不到,別人也休想得到」的惡念。這些都是錯誤的行動,但妒忌會使人如此惡劣地生活。

有兩位同室的大學生,因為其中一位大學生妒忌室友有優秀的成績,就在室友的牙刷下毒。經過一段時間後,被下毒的室友病狀發作,結果腦細胞嚴重受損,智商變得好像三歲小孩一樣,需要人的照顧。有心人經過層層困難,才發現下毒的秘密。結果東窗事發,下毒的室友被發現,但他已經逃往國外,無法追究法律的責任。這起事件的起因是因為妒忌。不能得到,就毀了別人。這是錯誤的行動,但妒忌就是那樣的可怕。

為何人會妒忌別人呢?因為私慾所產生的貪心。這樣的貪心其實就否定了上帝,責怪上帝沒有給他最好的,卻給了那人。貪心的人心裡埋怨上帝不公平,認為自己也應該擁有別人所擁有的人、事、物。貪心不單否定上帝,它其實也否定了自己,認為自己不夠好而不能擁有別人所擁有的人、事、物。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妒忌又貪心的人會忿怒,與人爭執,甚至殺害人。可是,雅各說「他們得不著,是因為不求。」這節經文的意思是說他們要按著自己的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所以他們不去祈求上帝。可是,他們這樣做還是得不著想要的東西,因為在當時雅各教會的處境之下,窮人是很難翻轉他們的社會階級的。在今天的處境來看,有些地方的人的確很難翻轉他們的社會階級,可是那也不是不能做到。可是,若翻轉社會地位是藉著私慾的妒忌和貪心所成就,結果會是好的嗎?

對雅各教會的會眾來說,若他們願意祈求上帝呢?他們會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嗎?雅各在四章3節說:「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雅各指出他們祈求上帝也得不著,因為他們妄求,亦即心術不正、動機不良地祈求,為要把所祈求的東西花費在自己的享樂或私慾的事上。這樣的祈求其實是把上帝當成是一個偶像,是一個要聽我們使喚、滿足我們心中私慾的偶像。雅各指出上帝會拒絕擁有這樣觀念而祈求的人。所以,私慾的妒忌和貪心會使人作出錯誤的行動和禱告,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所以,藉著妒忌和貪心所得到的翻轉也是不好的。因此,我們不要妒忌別人,不要貪心,也要盡量不要讓別人妒忌我們,儘管這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無法限制別人不妒忌我們。

為何雅各書教會的會眾有這樣的爭鬥呢?因為他們當中有人面對生活上物質的缺乏而嚮往富有階級生活的試探。這樣的嚮往使他們有些人過著偏待人的生活,去巴結富有的人。可是,他們當中有些人卻不認為偏待人的生活方式是正確的,因此,彼此之間就產生口舌之戰,意見不合,鬥毆爭戰。所以,雅各要他們看清他們這些錯誤行為的背後其實是被自己的私慾主導,被自己的妒忌和貪心沖昏了頭。說到底,無論是私慾、貪心或妒忌,這些惡念的產生是因為以自己為中心的生命,要按自己看為好的方式生活。所以,只顧自己是問題的中心。這是雅各教會的問題,也是今天許多基督徒和人心的問題。可是,耶穌的教導卻是捨棄自己,放下自己。這是今天許多基督徒需要認真對待的教導:捨己。

可是,在今天個人主義氾濫或是自我膨脹的世界,捨己被認為是虧待了自己。得到更多是今天消費主義奉行的價值觀,那基督徒在當中要如何活出捨己的生活呢?是要與世俗一樣嗎?話說回來,與世俗一樣又有什麼不好呢?我們今天不是有許多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然後豐衣足食嗎?或許是這樣,可是若是自己的利益被攪擾了,世人還會相處得平安無事嗎?

雅各書教會的會眾不願捨己,所以他們之間產生鬥毆爭戰。這些鬥毆爭戰是因為自己的私慾所產生的妒忌和貪心。他們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採取了世俗的價值觀。若會眾有這樣的表現卻仍然聲稱自己是信靠上帝生活的,他們其實是不把上帝放在眼裡,仿佛上帝不在一樣。雅各如何稱呼這些採取世俗價值觀生活的會眾呢?

採取世俗價值觀生活的結果:與上帝為敵(4

雅各在經文四章4節說:「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 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 神為敵了。 」為何雅各稱呼這些採取世俗價值觀生活的會眾為淫亂的人呢?教會其實是耶穌基督的新婦,是忠於耶穌基督的新娘。若這位新娘的心另有所屬,也以行動表現出與耶穌基督教導不符的行事為人,那就破壞了彼此之間的關係,如犯了姦淫一樣,背叛了愛新娘的新郎。教會如何背叛耶穌基督這位新郎呢?就是與世俗為友,轉換了忠於的對象。與世俗為友,就會採取世俗的價值觀生活。世俗的價值觀包括了前面經文所說的私慾、妒忌、貪心、爭鬥、自我中心等等。這些世俗的價值觀不是上帝的價值觀,也不是上帝喜悅的價值觀,因為上帝的聖靈沒有這些果子。這些果子是屬於魔鬼的,是來自魔鬼、屬地、屬情慾的智慧(三15)。擁有世俗價值觀的人,或是與世俗為友的人當然就是與上帝為敵,因為忠於的對象改變了。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們是生活在世俗的社會中,不與世俗為友,那要如何生活呢?難道與世俗為友有這麼嚴重嗎?若不能與世俗為友,難道我們要與世俗或社會隔絕嗎?

天國有天國的真理,世界也有世界的道理。耶穌也教導我們雖然留在這個世界,但不要屬於這個世界。舊約的以色列人因為在迦南地漸漸地與四周的民族為友,結果就採取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行偶像的敬拜,得罪上帝,被上帝棄絕而被擄。所以,與世俗為友就會受世俗的影響而遠離上帝。這當然是一件嚴重的事。或許教會的會眾不知道這點,因為經文說:「豈不知」。或許會眾不知道他們的表現是與世俗為友的表現,也以為這樣的表現是符合上帝的教導的。可是,雅各就指出與世俗為友就會產生鬥毆爭戰的事,因為私慾、妒忌、貪心等在作怪。這些表現都是身為上帝兒女不當有的行事為人,因為那是與上帝為敵的。若不知,就要糾正,而不是不知者就無罪。

另外,我們是基督的新婦,是屬於夫妻的關係,也是我們忠於的對象。試問,一對夫妻怎能容得下第三者的介入呢?我們如何能三心二意呢?夫妻關係若有小三的介入,一般是以離婚收場,反觀,我們與耶穌基督的關係呢?若是世俗這小三介入,我們與耶穌基督的關係能繼續維持嗎?一般人會作二分法而說:能繼續,而且以人是軟弱的為藉口,來合理化與世俗為友的慾望,還有就是再加上上帝恩典的接納。可是,雅各卻指出這不是真實的敬虔,因為真實的敬虔是保守自己不受世俗的污染(一27)。小三是絕不容許介入我們與耶穌基督之間的關係的。

聖靈的果子:不是妒忌,而是恩典(56

為何與世俗為友是不被容許的呢?因為與世俗為友的其中一個表現是妒忌,而妒忌是來自世俗的價值觀,而不是來自上帝。為何妒忌不是來自上帝呢?雅各在經文四章56節說:「你們想經上所說是徒然的嗎?神所賜、住在我們裡面的靈,是戀愛至於嫉妒嗎? 但他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上說: 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指出,上帝賜給我們、住在我們生命裡面的靈,是不會引致妒忌的,因為聖靈的果子沒有妒忌這顆果子。若人妒忌別人,那是偏離了聖靈的帶領。若我們以另外的方式翻譯這節經文,則能明白經文的意思,即:「還是你們以為經上所記的這句話是毫無意義的:難道神安置在我們裡面居住的靈,是深切渴望嫉妒而不是賜予更大的恩典嗎?因此,經上說:神對抗驕傲的人,但卻賜予恩典給謙卑的人。 」上帝的聖靈不會讓我們深切渴望妒忌。讓我們深切渴望妒忌的是我們的肉體和私慾,也就是我們的老我。經文三章1415節也說:「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 」妒忌、貪心或私慾會使我們的生活與鬥毆爭戰隔絕嗎?不會,所以,我們要攻克己身,去對付肉體、私慾和老我。若不,我們就是順服自己的私慾,讓內住在我們生命裡面的聖靈憂傷。這其實是悖逆上帝。悖逆上帝的肉體或私慾,就是與上帝為敵。

上帝的聖靈不單不會賜下妒忌,反而賜下更大的恩典。這恩典可以讓我們經歷從天上來的智慧,亦即「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三1718)這樣的恩典使人脫離世俗所帶來的妒忌,而不是渴望妒忌,因為妒忌源自人的驕傲。「因此,經上說:神對抗驕傲的人,但卻賜予恩典給謙卑的人。 」(四6

為何雅各要指出上帝對抗驕傲的人呢?因為妒忌來自驕傲。驕傲的人會去妒忌別人,因為驕傲的人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所應得的人、事、物。亞當的驕傲,以為自己與上帝平等而不願謙卑在上帝面前,並且也忽視了上帝所賜予的恩典。撒旦就引導亞當看到上帝對他們的限制(這棵樹的果子不可吃),而不是看到上帝豐富的供應恩典(園子裡各樣樹上的果子都可以吃)。於是他們就犯罪得罪上帝。魔鬼最大的武器是驕傲和靠自己,可是,上帝卻要我們謙卑,倚靠祂。驕傲的人不願體貼上帝的心意,只顧自己的得失,與世俗為友。所以,上帝對抗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唯有謙卑的人,才得以從上帝那裡領受恩典,因為謙卑的人願意如小孩一樣,緊緊倚靠上帝生活,而不是倚靠自己或世俗的價值觀生活。

為何雅各書的教會要彼此妒忌、彼此爭鬥呢?因為他們當中有人要爭取富人的支持,要在物質生活上有改變,要脫離貧窮的日子。所以,他們就巴結富有的人,努力去追求物質豐富的生活。可是,另外一批弟兄姐妹不願如此行。他們要倚靠上帝而不是富有的人或世上的財富。所以,這兩派人彼此價值觀的取向不同,信靠的對象也有差異,以致他們在教會的生活上產生張力。有些人就攻擊那些不讚同自己價值觀的弟兄姐妹,甚至妒忌那些獲得財富的弟兄姐妹。因此他們彼此之間就產生鬥毆爭戰、罵架或不和的事。這就好像今天有些家庭的成員之間,家境比較富裕而不願分享或彼此幫助的成員,會被家境比較一般的成員妒忌,進而造成毀謗、冷言冷語、諷刺等言語的衝突和傷害。

既然上帝的靈不是要人深切渴望妒忌,也不是要人與世俗為友,那人要做什麼以致人可以脫離鬥毆爭戰、私慾、貪心或妒忌呢?

勝過私慾:順服上帝、親近上帝、悔改、謙卑(710

雅各就在接下來的經文教導我們如何脫離鬥毆爭戰、私慾、貪心或妒忌。經文四章7節說:「故此,你們要順服 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雅各教導我們要勝過妒忌等私慾,那就要順服上帝。順服上帝就是以上帝為我們生命的主人,願意聽從上帝的教導而行,而不是聽從世俗的教導,也不是與世俗為友。順服上帝也是忠於上帝,不是忠於世界或是世俗的價值觀。我們不但要主動順服上帝,我們也要主動抵擋魔鬼。我們選好了隊,站對了邊,魔鬼就奈何不了我們而離開我們逃跑了。心中有私慾產生時,就要因順服上帝而攻克這些私慾,那魔鬼就無法來引誘我們作進一步的破壞行動,私慾和妒忌就自然消失無蹤。

再來就是四章8節所說:「你們親近 神, 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親近上帝,就是選擇站在上帝那邊,與上帝結盟,那上帝就會親近我們,賜力量給我們勝過魔鬼的誘惑。事實是上帝極度願意親近我們,而且早已預備來親近我們,祂隨時歡迎我們來親近祂。當我們親近上帝時,魔鬼就逃跑了。為什麼?因為魔鬼不喜歡和上帝靠得太近。所以,我們需要願意來親近上帝,花時間來親近上帝,與上帝聊天(禱告),讀上帝的話語,聽上帝說話。那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就會越來越親密,越來越不會有私慾產生,也越來越不喜歡與世俗為友。

順服上帝、親近上帝和抵擋魔鬼,這些都是我們信靠對象的選擇,除了這些之外,我們還需要改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所以,雅各說我們這些有罪的人,要潔淨我們的手,亦即要除掉我們不蒙上帝悅納的行為,不再鬥毆爭戰、偏待人、說謊、妒忌、自私、擾亂和做各樣的壞事(二1, 1416)。不單我們的行為要改變,我們也要潔淨我們的心。雅各說我們是三心二意的人,也就是一方面要依靠上帝,另一方面又要依靠世俗或自己。這是對上帝不忠的表現。所以雅各要我們不要再三心二意了,思想上要改變,要一心一意信靠上帝,忠於上帝,而不再依靠世俗或自己的智慧。

當我們願意不再依靠世俗時,我們會有什麼反應呢?或許我們會很痛苦,我們也需要習慣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放下自己是痛苦的,承認自己是錯誤的也是痛苦的,但這是重新建立我們生命的必經之痛。雅各就在四章9節說:「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當我們願意悔改歸向上帝時,我們或許有這些情緒上的回應。我們可能會愁苦、悲哀、哭泣,因為我們得罪了上帝,也因為改變會帶來陣痛。可是這樣的痛苦是短暫即逝的。末日審判的痛苦才是可怕,因為那是永久不歇的。這節經文也在說明,當我們犯罪得罪上帝時,我們的反應是悲痛、傷心的,是無法歡笑的,以致「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就如保羅所說的「屬靈的憂愁」(林後七10),為罪憂愁。為何悲痛憂傷呢?因為我們犯罪是得罪基督,羞辱基督,使聖靈憂傷,還有天父的管教。所以,我們當潔淨自己的生命,除去三心二意的壞習慣,那才能重建我們的生命。這都需要我們的意志和改變的勇氣,求主幫助。

信靠的對象對了,自己也悔改、改變了自己錯誤的思想和行為,這就表示我們是願意謙卑在上帝面前的。所以,雅各在四章10節說:「務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們升高。」當我們願意謙卑降服在上帝面前,就表示我們願意處理我們的驕傲而放下自己。上帝就接納我們,把我們升高,看為寶貴。所以,當我們願意謙卑自己,放下自己,除去驕傲,順服上帝,親近上帝,抵擋魔鬼,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忠於上帝,那就能勝過一切鬥毆爭戰、私慾、貪心或妒忌。若我們不願意悔改,也不想改變忠於世俗的狀況,那會發生什麼事呢?

要愛慕清潔的言語不要毀謗論斷人(1112

雅各在四章11節說:「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的。」這裡的批評其實是指毀謗,就是惡意地用言語傷害某人。論斷則是惡意的評斷,一種蓋棺定論的審斷,將自己放在審判官的地位作最後的裁決。背後的動機是妒忌和驕傲,要毀滅人,而不是要建立人。這是妒忌所帶來的結果,使用舌頭來批評別人、毀謗別人、搬弄是非。有些人可能不是惡言相向,而是在當事人背後捏造虛假的事傳播謊言,惡意毀謗對方,讓對方失去一些東西、受傷害或難受。這些都不是彼此相愛的舉動,與愛鄰舍的律法抵觸。更何況他們彼此之間是弟兄姐妹的關係。在大家庭中或是教會,弟兄姐妹之間怎麼可以彼此如此惡意相向,彼此毀謗和論斷呢?所以,雅各說用舌頭的言語毀謗人其實就是毀謗律法和論斷律法,把自己放在律法的位置之上。說白了,當人這樣作時,他就是否定了律法,因為沒有按照愛人如己的律例行,最終也否定了賜予律法的上帝,把自己當作是上帝或審判官來判斷人。

為何他們之間有這樣的毀謗和論斷呢?因為他們之間或許為財富的擁有而彼此妒忌,進而毀謗和論斷彼此。富有的人或許不願幫助處境不好的弟兄姐妹,因此遭到毀謗和攻擊。貧窮的弟兄姐妹因為生活的匱乏而對富有的弟兄姐妹惡言相向,造成彼此之間的不和,甚至去教會外尋求突破自己困境的幫助。為何他們之間有這樣的表現呢?因為他們沒有遵行上帝的旨意,沒有實行彼此相愛的教導,在信心和行為上有不一致的表現。

若要解決教會弟兄姐妹彼此之間的問題,不是靠批評和論斷,因為這會使問題惡化。所以,雅各說不要去論斷人,因為我們不是審判官。審判官只有一位,那就是上帝。經文四章12節說::「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 」這節經文中的「別人」是指鄰舍,就是強調耶穌的教導,要愛鄰舍如同自己。我們不是要高人一等地論斷人,而是要如僕人般服事人,愛我們的鄰舍。只有上帝才高人一等,不只一等,而是超越,因為上帝能拯救人,也能毀滅人。上帝掌管一切,也設立律法,不是我們,所以,我們應當倚靠上帝,而不是自己扮演上帝的角色。

不要毀謗和論斷人的結果,就是常常說造就人的話語:「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 」(箴廿五11)若能如此,就能解決口舌的問題,也能顯示出自己生命的泉水是甜的,而不是苦的。
人生有兩種不同的選擇和結果。選擇與世俗為友,其結果是內心和行為的敗壞。選擇與上帝為友,其結果是願意按上帝的心意行事為人,改變世俗所帶來的影響。

依靠上帝計劃(1317

雅各鼓勵弟兄姐妹要與上帝為友,並說造就人的話。接著,雅各就轉向那些富有的弟兄姐妹,要他們專心倚靠上帝,改變目前不討上帝的行事為人。雅各在四章13節說:「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的意思是留心聽,提醒讀者要張大耳朵留心聽接下來要說的話。雅各要說什麼呢?雅各是針對他們當中有些人對於未來的計劃有所回應,特別是富有的商人。他們當中有些人計劃在某城作生意,並認為會得利,似乎一切都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今天也有許多的計劃,無論是升學的計劃、尋找配偶的計劃、工作的計劃、退休的計劃等。對於這些計劃,我們可以如此計劃嗎?雅各是反對他們作計劃嗎?

對於富有的商人來說,計劃去某城作生意有什麼問題嗎?應該是沒有問題吧?若有問題,我們今天不是不能買保險,不能計劃前面要做什麼事嗎?還是說,計劃趕不上變化,那就不要計劃了。是這樣嗎?雅各在這裡不是反對人計劃行事,而是要指出富有商人的驕傲。他們依靠自己的計劃行事,要賺許多的錢。可是,他們的問題是忽視了上帝的旨意。有時我們忘記了生命是複雜的,我們可以計劃許多的事、在那個時間點(今天、明天)、在哪裡進行買和賣,各種活動和人事等安排。我們可以安排這一切,但不要忘記上帝的旨意。

忘記上帝旨意的後果是什麼呢?容易與世俗為友,與上帝為敵,還不顧念貧窮的弟兄姐妹,並且偏待人。不單如此,他們還忘記了生命是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經文四章14節說:「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依靠自己的富有商人忘記了,原來我們的生命是無常的,好像雲霧或是蒸汽一樣,瞬間就消失無蹤。生命不單是無常的,生命也是短暫的,因為出現少時就不見了。既是這樣,我們又如何能掌控明天呢?所以,雅各要富有的商人,不要依靠自己或財富,而是要倚靠上帝,因為只有在耶穌基督裡才有明天的盼望。所以,期待明天會更好是很好的,但要記得,明天會如何,不完全是人可以掌握的。儘管過去我們或許有些計劃已經實現了,也已經成功成就某些計劃,如考取好的學校、得到升遷或生意日益壯大等。可是,我們能確保過去成功的經驗,能完全複製,讓我們的明天一樣成功通達嗎?

今天有些人或許認為沒有財富的痛苦是加倍的,擁有財富的痛苦可以減少,因為財富可以幫助人購買一些配備或藥物來減少痛苦、縮短距離、改善居住環境或購買食物等。財富的確能幫助人減少一些痛苦,但雅各在這裡並不是否定財富,而是要提醒富有的商人,生命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如無知的財主一樣,只是注重財富而不願意分享手中的財富去幫助人,結果上帝就說今晚要他的命。所以,雅各指出問題的中心,不是努力去賺取更多的財富,而是沒有願意的心去分享上帝所賜予的財富。願意分享財富的人,就會理解財富的源頭和功能,也會有敬畏上帝的心。所以,經文四章15節說:「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這是願意順服上帝的心態:主若願意。有這樣心態的人是把上帝的旨意放在生命的首位,願意尋求上帝在生命中的作為,也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掌握在上帝手中,以致我們願意把計劃交託在上帝手中,也預期上帝或會改變我們的計劃。無論如何,我們都願意順服上帝的帶領。這是順服上帝的的表現。這樣的表現就不會把祈求的或計劃的浪費在自己的私慾或宴樂當中,而是如何被上帝使用。

對於那些認為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生命的人,雅各指出他們是惡人。經文四章16節說:「現今你們竟以張狂誇口;凡這樣誇口都是惡的。」這些作計劃的富商,自誇而不依靠上帝的人,雅各稱他們為惡人。為何是惡人?因為自誇是把自己當作上帝一樣,不把上帝放在眼裡。舌頭不單是說出毀謗人的話,也會說出自誇的話而得罪上帝。為何會如此說呢?因為內心的泉源是苦的,也是與世俗為友。為何人會如此自誇和驕傲呢?因為他們生命的指南針是以自己為中心。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們的地圖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自己的意念或是世俗的價值觀,以致他們的人生途徑是走在偏離上帝的道路。

這些富商的錯誤是自誇和依靠自己,以致期望明天會更好也成為不好的結果。可是,我們期望明天會更好,是上帝的旨意,因為耶穌來就是要我們得到更豐盛的生命。只是我們需要求問上帝:主啊,祢覺得我這樣做好嗎?這表示,我們可以為明天計劃,但也要知道明天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或許可以藉著過去的經歷和歷史來推測明天會如何,但要知道掌握明天的是上帝。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凡事倚靠上帝而行,也如何在凡事上謙卑而行。

人若願意凡事倚靠上帝謙卑而行,那是很好的人生指南針。若人不願如此行,會如何呢?雅各在經文四章17節說:「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這裡的「行善」是指恰當的事、應作的事,是上帝喜悅的事,如愛神愛人或是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若有從上帝而來的智慧或角度看事情,就能知道上帝喜悅的事是什麼。人若知道了卻不去行,就是三心二意,漠不關心,不願順服上帝。所以,雅各要說明的不是不能為前路計劃,而是計劃的態度。這個態度是倚靠自己或上帝。這個計劃的內容是去損人利己或是做對人有益的事,如使用他們所得的資源去處理貧富差距的問題,除去他們當中爭鬥和偏待人的事,說造就人的話而不是去毀謗論斷別人,照顧孤兒寡婦,對付內心的私慾、妒忌或貪心,不與世俗為友等。這些都是當行的善事。若人知道了還不願去行,那就是得罪了上帝。所以,雅各指出基督徒既然知道上帝的旨意,那就不要自誇和專注在自己的私慾上,也不要驕傲而不倚靠上帝,因為這些都不是上帝的旨意。

簡單的說,我們既然選擇站在上帝這邊,那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一邊跟隨世俗的腳步生活,另一邊又跟隨上帝的旨意行。久了,或會造成精神分裂或雙重人格。所以,選擇按上帝的旨意行,放下自己,順服上帝,是上帝喜悅的事,也是我們經歷上帝恩典的處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