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18章:永不放棄
大綱:
1. 耶穌為上帝而活(18:1-12)
2. 彼得失去焦點而軟弱(18:15-18,
25-27)
3. 耶穌為上帝站穩立場(18:19-24)
4. 彼拉多因群眾壓力而放棄耶穌(18:28-39)
5. 耶穌為上帝真理而活(18:33-38a)
6. 群眾敬拜上帝卻違背上帝(18:38b-40)
1. 耶穌為上帝而活(18:1-12)
當人要來抓拿我們的時候,我們一般的反應是什麽?逃跑。可是耶穌並沒有逃跑的意圖,爲什麽呢?因為耶穌知道所要臨到自己的一切是上帝要他喝的杯(18:11)。既然這是耶穌自己所要面對的,耶穌就不要門徒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於是耶穌就勇敢地出來面對要抓拿祂的對手。
耶穌問他們找誰的目的是要他們確定所要抓的人是自己,以避免其他門徒受到不必要的傷害(18:4-9)。所以,耶穌保護祂的門徒,也不反抗那些全副軍裝的對手,避免不必要的傷亡。雖然彼得有反抗,但耶穌阻止,因為反抗也沒有多大作用,只增加傷亡的風險。重點是耶穌不要拒捕,也不要迴避天父所要祂完成的艱難使命。耶穌順服上帝的旨意。
當耶穌說“我就是”時,對方為何退後?可能是因為他們背著良心作不對的事。“我就是”在舊約是代表耶和華上帝的自稱,表示上帝的身份和權柄。
當困難臨到時,耶穌為何可以不逃避呢?因為耶穌為上帝而活。當耶穌為上帝而活時,耶穌就以上帝的旨意為自己行事的目標,所以耶穌就不去逃避隨著為上帝而活所帶來的困難。此外,耶穌也不讓這樣的困難傷害身邊人的,而是勇敢地去面對。耶穌明白自己所要面對的困難和痛苦是因為自己要為上帝而活所引起的。所以,重點是為上帝而活的使命,而不是困難,因為困難是隨著這使命而來。爲了要完成這使命,耶穌選擇面對和忍受過程中的困難和痛苦。這些困難和痛苦無非是人受得起的,因為上帝是信實的,祂必不容許你們受試探過於你們抵受得住的,而且在受試探的時候,必定給你們開一條出路,使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此外,耶穌也明白自己的身份而忍受困難和痛苦,為要完成天父所交托的使命。
因此,我們需要明白我們的生命是為上帝而活,這使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可以去面對而不是逃避,同時也可以不讓自己陷入自閉而使身邊的人受苦,而是勇敢地倚靠上帝去面對。此外,也在困難中嘗試去明白上帝要我們完成的使命。這使命可能是生命上的學習和成長,也可能是見證上帝的榮耀,或是要改善與人之間的關係,抑是人生跑道的轉換等等。你人生的使命是什麽?為上帝而活,以上帝為中心的生命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容易面對過程中的困難和痛苦。另外,清楚自己是上帝兒女的身份也會幫助我們為了上帝的緣故而在困難中堅持到底。
話雖如此,為何有些人在過程中跌倒了呢?就如猶大。猶大爲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為上帝而活,因此,他放棄了跟自己目標不同的耶穌,出賣了祂。在面對困難時,有些人不是為上帝而活,因此就放棄了耶穌。但放棄有變得更好嗎?沒有。該亞法等人雖然是大祭司,但他們有為上帝而活嗎?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棄了耶穌,陷害了耶穌。這其實違反了上帝公義的心意。因此,不為上帝而活的生命比較容易棄耶穌而去。耶穌的生命因為是以上帝為中心,也為了上帝而活,因此能夠在面對困難時不放棄上帝所交托的使命。那我們的生命是否是以上帝為中心呢?我們有為上帝而活嗎?還是只為自己的理想或利益而活?
2. 彼得失去焦點而軟弱(18:15-18, 25-27)
當我們為上帝而活時,我們就不會軟弱嗎?我們來看彼得。彼得因為只看到困難而失去了焦點。就如彼得在海面上行走這件事。當彼得注目耶穌時,他能在海面上行走,可是當彼得的焦點是洶湧的浪時,彼得就下沉了。所以,彼得為何會否認耶穌?因為彼得在面對困難時失去了焦點。彼得的焦點不是上帝或耶穌,而是自己的安危和困難。彼得可能不願被抓而否認了耶穌,可是彼得卻被困難抓住了。彼得否認耶穌其實也否定了自己門徒的身份。彼得失去焦點而放棄了耶穌,但彼得有變得更好嗎?沒有。所以,放棄未必會使情況變好,反而要重新對焦焦點而剛強起來。
3. 耶穌為上帝站穩立場(18:19-24)
耶穌為上帝而活的生命不會因為大祭司的審判而畏懼,或改變了自己的立場,或否認自己曾經所講過的話,因為這些話都是從上帝而來的真理。站穩在真理上,敵人也無計可施。敵人所能做的就是無理的責打或傷害。只要焦點清楚,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們也可以在敵人或困難面前站立得穩,因為放棄不會使情況變好。放棄是撒旦欺騙人離開上帝的伎倆。
因此,為上帝站穩立場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困難時,無論是我們的事奉、工作、家庭、或健康,比較可以有力量去面對。
4. 彼拉多因群眾壓力而放棄耶穌(18:28-39)
猶太人不為上帝而活,只爲律法而活,或是為自己對上帝的“認識”而活,而不是為上帝本身而活,結果要把威脅自己利益的耶穌押到彼拉多那裡定死罪。彼拉多雖然知道耶穌沒有犯什麽罪,但在群眾壓力底下,彼拉多選擇放棄了耶穌,保住自己的位子,也討好群眾。彼拉多在與耶穌的談話中可能有機會認識真理,可惜彼拉多選擇放棄耶穌,而不站在真理這一邊,也不顧真實的情況。彼拉多有變得更好嗎?沒有,反而遺臭萬年。
5. 耶穌為上帝真理而活(18:33-38a)
上帝的真理不屬於這世界,是與這世界不同的,是有分別的。上帝的國也跟這世界不同,是有分別的。所以,如果耶穌的國是屬於這世界,那耶穌的臣僕就要按照這世界的方式來回應耶穌的被捕。可是耶穌的國不屬於這世上,所以耶穌就要以上帝的方式來面對困難,來活出上帝國的樣式。這上帝國的樣式是按照上帝的真理而行。所以,耶穌來是為上帝的真理而活。屬於上帝的人,就是屬於真理的人也要按照上帝的真理而活,聽耶穌所教導的真理。因此,為上帝而活就是把上帝的真理活出來。這真理是與這世界的教導有分別的。
6. 群眾敬拜上帝卻違背上帝(18:38b-40)
群眾雖然是來耶路撒冷過節,是來敬拜上帝,但卻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為了上帝的心意而棄絕了耶穌,要求釋放巴拉巴這違背上帝心意的強盜。諷刺的是這批群眾可能就是歡迎耶穌光榮騎驢進耶路撒冷的人。當順自己心意的時候就熱烈歡迎,可是當不順自己心意的時候,就棄絕而去。敬拜上帝的人不應該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結論:
耶穌的生命是永不放棄的生命,因為祂是為上帝而活。在面對許許多多的困難中,耶穌為上帝站穩立場,為的是要把上帝的真理活出來,把上帝的真理傳揚出來,使這個世界能認識真理而為上帝而活。
人為何放棄耶穌?因為我們的生命不以上帝為中心,因此在面對困難時,會因為失去焦點而軟弱,也會因為自己的理想、利益、或群眾壓力而放棄耶穌。此外,若我們不以真理來敬拜上帝,而是敬拜自己所“認識”的上帝,我們有時也會因所行不合上帝的心意而棄絕了耶穌,但自己卻以為是在敬拜上帝。
由此觀之,放棄不會使情況變好,有可能還會變得更糟。就因為堅持而不放棄,所以耶穌完成了上帝拯救人的使命。因此,當我們倚靠上帝的力量去堅持時,我們也能去經歷烏雲背後的陽光,經歷上帝所賜豐盛的生命。這一切只因上帝是信實的。既然信實的上帝使耶穌復活了而帶來了生命的更新和力量,那我們因此就不要放棄。
思想重點:
1. 生命要為上帝而活,才比較能夠面對和忍受困難和痛苦。
2. 我們是上帝所愛的兒女,上帝不會棄絕我們。
3. 常常聚焦在上帝身上,目光注視愛我們的耶穌身上。
4. 放棄不用力量,站穩立場需要力量,但上帝會幫助和加添力量。
5. 群眾的壓力雖然大,但上帝的力量更大。
6. 耶穌為上帝的真理而活,信徒也要為上帝的真理而活。
7. 當敬拜啟示的上帝,而不是自己所“認識”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