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论是基督教信仰核心的核心。对基督的认识不只会影响教义,也会影响信仰的实践。在初期教会,基督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就是基督神人二性的真实性、完整性及联系性,而在迦克墩信经中肯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的信仰。
当教会历史进入中世纪时,教会较注重礼仪和组织的发展。间中,基督论的争议还是继续着,如680年的君士坦丁堡信经,谴责基督一志说,而肯定基督拥有两种完全的意志--神的意志和人的意志。还有卡罗林朝代基督嗣子论的问题,但查理曼在794年开会谴责,继续持守迦克墩信经的内容。直到十三世纪的阿奎纳,迦克墩信经的基督论没有受到任何人的挑战。只是在解释神人二性如何共存在一个位格里,就有第十二世纪伦巴都的衣裳说(Habitus Theory),就是道穿上真实的人,人性与神性配合,但神性没有改变。意思是耶稣没有人的位格,但有神的位格。还有安瑟伦和笏哥的取悦说(Assumptus Theory),就是道成肉身取了人的灵魂和身体。另外,维存说(Subsistence Theory)的基督的位格存在神性和人性里面,而耶稣是由不同本质组成的思想,也在当时被探讨。除此之外,第十四世纪的帕拉马(Gregory Palamas)也论道成肉身是神的降卑,就如腓立比书2章所述。
简单来说,耶稣的历史性和真实性在这时期是没有受到挑战的。大家都接受耶稣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一个人,也是神人二性的基督。研究方向是着重在神学性的探讨。但到了改教后的教会历史,基督论虽然在改教时期继续迦克墩信经的思想,但十八世纪后的基督论,则趋向历史性和伦理性的探讨。
本文的目的是要探讨基督论在改教后经历什麽样的改变。过去初期教会的基督论是探讨基督的神人两性。笔者想继续以“基督神人二性”和“信仰与历史的基督论”来看改教到近代基督论的发展。
一,基督神人二性
当教会历史从中世纪进入马丁路德的改教时代时,基督教的信仰重新被调回到教父时代初期教会的信仰。而基督论还是继续迦克墩信经的内容,就是神人二性的信仰。只是在神人二性如何联系上继续有不同的见解。
路德宗认为,基督的神性延伸到人性后,二性就属性相通。基督的神性无处不在,那基督的人性身体也无处不在。因此,圣餐时主的身体也同在。而且基督的人性具有某些神的属性,如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及无所不能等。但加尔文派的约翰加尔文说,两种本性是合一的,但属性不会交换,也不会改变本性的本质。即不会破坏神性,也不会破坏人性。与路德宗的属性相通不一样。
在1566年改革宗所制定的瑞士第二信条(Second Helvetic Confession)中,说明“基督的两性是如此地联合起来,以致不能被吸收、被混淆,乃是联合于一位格。”
总之,这时期的改教家都认同过去大公教会有关基督论的信经。他们认为古代的信经已经充分和忠实地把圣经对基督的神人二性教导表达出来。因此,这时期对基督论着墨不多。讨论不多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刚开始改教,许多关于教会组织、救赎的课题等等需要处理,于是他们就专注在建构教会论和救赎论。另一方面,他们也把注意力放在建立基督教的信条和信经上,如海德堡要理回答,比利时信条,多特信经,韦敏斯德信条等等。所以,除了对神人二性相连有不同的看法外,基本上对基督论观念还是按照迦克墩信经的内容。
二,信仰与历史的基督论
当宗教改革结束后,十八世纪的欧洲就进入启蒙运动,理性抬头的时代。在这大环境下,教会信仰也受到冲击。人们开始以理性来检视所相信的东西,对信仰和传统都抱怀疑的态度。这使到这时期基督论的研究,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这时候的信仰与启示脱离了关系,圣经的权威受到怀疑,也有许多人用其他的方式来否定圣经的神迹。
这使到基督论的研究从以前的神学性解释,到现在的伦理性解释。基督在地上工作的重点转移了。信仰成为满足人内心的需要,成了如何使人成为一个好人,过为别人牺牲的生活,彼此相爱,效法耶稣,并如何与别人相处与合作来促进世界的繁荣。意思是以人的角度来看基督论。可惜,世界大战爆发,使人以为可以靠自己的智慧过美好生活的美梦破灭。
这时期基督论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一些学者的理论看到。
1.
以人为本的基督论
在19世纪浪漫主义那种不重神而重宗教情操的环境下,模仿耶稣的情操成为重点。他们认为耶稣的情操可以复制在跟随祂的人身上,而倡导道德基督论。
士莱马赫(Schleiermacher,1768-1834)的基督论是认为基督是无罪的人,是人类新的属灵领袖和楷模。对于接不接受祂为童女所生都无关紧要,因为人要的是寻找内心绝对倚靠的需要。只要人找到一个可以倚靠的东西,就算得救了。只要主观的感受来倚靠某样东西,并除去过去传统宗教超自然的因素。这是理性主义典型的观念,剔除神迹。结果耶稣就成为一个好的道德教师而不是神了。
祁克果(Soren Kiekegaard 1813-1855年)因为存在主义的缘故,强调现在的生活。他认为耶稣的历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主观经历神,以信心的跳跃来与基督相遇。这种与神的相遇不是藉着“证据”来认知的。而耶稣是一位他可以效法的道德教师,使他可以经历基督。
立勅尔(Ritschl,1822-1889)认为宗教信仰是人与人伦理性关系。因此,在基督论方面,他强调的是耶稣基督的工作,就是耶稣为人而牺牲这伟大的工作。祂是人,只是因为祂做神的工作,神把神性加给祂。他较注重与基督徒生活有关系的教导,忽略耶稣神迹般的出生、道成肉身等事。
巴特(1886-1968)的观念受祁克果的影响。不过巴特就回到圣经看信仰,认为人的思想不是真实的信仰。他强调基督论中心观,确认一位超越的神,而神的作为就是耶稣基督。对于耶稣在历史上的复活,他是肯定的。并且也说耶稣是到神那里去的桥梁。
虽然巴特强调要回到圣经,可是巴特却不相信默示。而布特曼(Rudolf Bultmann,1884-1976年)也否定圣经的可靠性。他以主观的看法去除圣经里他认为是神话的记载。这造成有关耶稣的神迹一一被剔除,结果,耶稣基督变成是一位普通的人。他不注重历史上的耶稣,反而认为所传扬的基督才是重要的。这使基督论变成是观念性的理念。耶稣也只是人不是神。祂的复活在传扬的福音里,而不是真人复活。所以,耶稣的人格是不重要的。
田立克和祁克果的观点一样,认为历史中的基督是“非必需性”的,所以他反对基督道成肉身和复活的信念。因为他同样受到存在主义影响,注重人内心的需要和现在的生活。他认为耶稣是神在基督里同在,因而把耶稣和基督分开。因此,人接受的不是历史上客观的耶稣,而是接受基督。他把耶稣和基督分开成两个个体。“新人”是他观念中所谓的基督,是来自神,但不是神。他认为基督在耶稣里面生活,是历史上“新人”在彰显。因此,耶稣在历史上不存在也没有关系。因为基督可以在任何人身上以“新人”的样式彰显。另外,耶稣为神而牺牲的这个个体既然可以与神建立关系,那任何人也能如此做。因此,田立克的基督论是分离性的。耶稣是人但不重要。基督不是神,但能在不同人身上彰显好的伦理样式。
潘霍华的基督论是认为耶稣是真正的人,但他不注重神人二性的联合。只要耶稣曾存在就可以了。因此他注重的是与耶稣有伦理性的联系。这观点受巴特的影响,强调个人与神的相遇。
尼布尔则重伦理基督论,强调社会伦理学,要改善人的生活,满足人的需要。这其实把耶稣变成伦理导师,要人学习祂的榜样,除去社会的不公和罪的影响。
科尔曼(Oscar Cullmann)则重救恩历史,以基督论来研究新约。反对布特曼的形式批评学及去除神话理论。回到圣经,强调释经。
2.
以历史耶稣为进路的基督论
理性主义下所倡导的“耶稣生平“运动,虽然可以比较认识历史上的耶稣,可是耶稣的神迹部分却被剔除掉,因为他们认为历史是同质的。既然现在没有这样的神迹发生,过去也不可能发生。来马鲁斯说基督教的根基是虚假的。因为耶稣被犹太教的弥赛亚观念所骗。另外,门徒继续发明了许多不是耶稣教导的教义,而耶稣复活也是假的。
史特劳斯(D.F. Strauss)更说“耶稣生平”不是事实表达,而是神学真理,是一种概念。休谟也反对以人的见证来证明神迹是真的,因他受牛顿主义的机械式规律性影响。第十八世纪的勒新(Gotthold Ephraim
Lessing)也说不能以历史来建立真理。就算历史事件是真的,可是历史不能重复,也不同质。但特尔慈反对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历史不是同质的,耶稣基督的历史事件还是在影响基督徒的生活和思想。
客勒尔(Martin Kahler,1835-1912)则超越历史,认为基督论不是看基督是谁,而是基督作了什麽。他批判“历史耶稣的追寻”因为它强调的不是历史的耶稣,而是被传讲的耶稣。历史真正的耶稣和新约描述的有出入。新约说耶稣是超自然的救主,实际上却是一个普通人。祂被注重不是祂的道成肉身,而是祂道德权威的情操。这造成历史的耶稣没有价值。
而潘宁博(Pannenberg,1928-)则认为耶稣的复活是可以接受批判研究的历史事件。但史怀哲认为我们无法重建历史中的耶稣,而且也认为耶稣只是犹太政治人物,起义失败而死。这使他认为福音书是虚构性的文学,并且不接受迦克墩信经。
不过,艾伯灵(Gerhard Ebeling)却认为历史上的耶稣是基督论的基础,如果基督论误解了历史上的耶稣,基督论就无法成立。这造成“历史耶稣的新追寻”运动。
3.
以工作为定位的基督论
龚汉斯Küng Hans认为耶稣只是为神工作。虽然祂是来自神,但本身不是神。
4.
以圣灵为本的基督论
卡斯帕Walter Kasper提倡圣灵基督论。在福音书中,耶稣独特的地方是被圣灵充满。因为耶稣拥有圣灵,就成为圣灵充满基督徒的榜样。圣灵在耶稣身上的工作使神与人有新的关系。这关系由耶稣的复活得到确认和巩固。因此,耶稣只是一个圣灵的工具,来建立人与神的关系。这样的基督论暗示圣灵的同在是使耶稣有神性的理由。若圣灵不在了,耶稣的本质就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而已。这是嗣子论的翻版,是潘宁博(Pannenberg,1928-)反对卡斯帕的原因。因为潘宁博认为耶稣本身就是神。
5.
以理念为本的基督论
史特劳斯(D.F. Strauss)说“耶稣生平”不是事实表达,而是神学真理,是一种概念。康德(1724-1804)的基督论则是把耶稣和基督分开。耶稣是基督教信仰最杰出的教师与先峰,而我们所要相信的不是耶稣,而是基督抽象的理念。这样基督成了没有位格的理念,耶稣成了只是单有人性的道德教师。这种见解将新约福音废除,并否定了耶稣的神性。而基督成了理念而已。
布特曼(Rudolf Bultmann,1884-1976年)也有这样的看法。布特曼否定圣经的可靠性。他以主观的看法去除圣经里他认为是神话的记载。这造成有关耶稣的神迹一一被剔除,结果,耶稣基督变成是一位普通的人。他不注重历史上的耶稣,反而认为所传扬的基督才是重要的。这使基督论变成是观念性的理念。耶稣也只是人不是神。祂的复活在传扬的福音里,而不是真人复活。所以,耶稣的人格是不重要的。他的基督论变成是理念的存在和影响,不是有位格的神。
不过,卜仁纳(Emil Brunner,1889-1966)认为基督是启示神本身,而不是启示神的概念。他认为个人与神相遇(encounter)是极为重要的。卜仁纳的基督论,坚持迦克墩宣言中所提及,耶稣真正的人性及真正的神性。他的教导,强调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复活。但他否定童女生子;也否定地狱的真实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见现代基督论的本质,大致是仅知上帝的“内在性”(Immanence),而忽略上帝的“超越性”(Transcendence);并用人的角度和理性来解释基督论,而否认其超自然的神性。因此基督“神人二性”的正统教义,在新派神学的基督论中,几乎完全消逝,而以其他不同进路的基督论来看这位神人二性的耶稣基督。原因不过是人以自己为中心,把圣经的话语放在一边,然后用人有限的智慧来尝试填补人内心心灵的需要。可惜一种新的理论起来,又下去;另一种理念再起来,也再下去。人所想的方法都不能解决人的问题。这使我们看到神话语的重要性和可信性。人需要回到圣经的真理里才能解决人内心罪的问题,而耶稣就是神为人预备的道路、真理和生命。若基督论错了,人就无法到神那里去,因为这是唯一到父神那里去的道路。所以,人要谦卑自己,承认自己的有限性,去拥抱过去神藉着不同的忠心的仆人所教导的真理。回到圣经,承认圣经的权威,回到正确的基督论,以致有正确的救赎论,来与神相和。
对有意在神学上进深的基督徒,对圣经权威的相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圣经是信仰的根基。近代神学对基督论的偏差,主要是因为他们否定了圣经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当然,现代人也限制了神无所不能的属性,以为过去发生的神迹都是不可信的。这是人骄傲的一种表现。
参考书目
韦廉士著。近代神学思潮,周天和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0。
当代神学辞典。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7。
麦葛福著。基督教神学手册,刘良淑、王瑞琦合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
―――。二十世纪神学评论,刘良淑、任孝琦合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
―――。基督教神学原典菁华,杨长慧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
林荣洪。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中世纪教会。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0。
费奥伦查著。基础神学:耶稣与教会,刘锋译。香港:道风书社,2003。
赵中辉编著。基督教与现代神学思潮。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72。
简河培著。现代神学论评,赵中辉译。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79。
Enns, Paul. The Moody handbook of Theology. Chicago: Moody Press,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