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以愛影響:影響不完美世界的愛(林前13章)
大綱:
1. 除去自我(13:1-3)
2. 愛是行動(13:4-7)
3. 永恆的愛(13:8-13)
前面幾堂,我們說到,我們要在基督裡榮神益人,成為榮神益人的引路人除了要認清自己的身份,願意全職來事奉上帝,也要調整自己的生命,跟基督同心同行。不單如此,我們還要繼續向前行,不要原地踏步,為上帝做大事。在過程中,我們也要學習彼此配搭,而不是成為獨行俠,與基督的身體失去連接。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現在所要講的愛來連接。
那榮神益人為何需要以愛為基礎呢?(13:1-3)
1. 除去自我(13:1-3)
在13章的上文,保羅說不是每個人都是使徒,先知,或教師等等,而且眼睛也不能對腳說我不需要你。換句話說,這些恩賜的問題是個人主義。他們只注意要表現自己,但同時卻拒絕其他人。
所以,保羅在13:1-3就舉出人在幾方面的優越表現。首先是在言語上的優越,他們會說世人和天使的方言。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我們知道鑼和鈸的功能就是要鳴和響,可是鑼和鈸卻需要與其他的樂器配搭,在恰當的時候鳴和響,那才能奏出美妙的音樂,要不然我們就會變成一種單調而沒有什麼意義的吵雜聲。所以,如果我們在言語上的優越只是在表現自己,而沒有以愛跟其他人連接,那對自己和團體都沒有益處。這就好像哥林多教會雖然有許多恩賜,但卻沒有愛,而造成教會許多的問題。
除了在言語上的優越,保羅也繼續說到在屬靈上的優越,就是他們很會講道、有知識、及移山的信心。這些都是很棒的恩賜,可是,如果我有這些恩賜,但卻沒有愛,對我來說,我就算不得什麼。這就好像有些人可以為了自己的榮耀和虛榮心而大發熱心,以吸引人的注意和稱讚。可是,這樣的服事反而會為教會帶來問題,對服事的人也沒有幫助。
第三,在行動上的好表現,把一切分給人。這樣慈善的表現是非常好的,可是如果這樣的慈善卻以輕視或驕傲的態度、或只是責任的幫助,這樣的幫助有時會令接受幫助的人難受,因為被輕視。
最後,在宗教上,有捨己身被人焚燒殉道的表現。這其實是在宗教上極致的表現,可是若沒有愛,對自己也是毫無益處的。
為什麼沒有愛的優越表現對自己是毫無益處的呢?因為沒有把自己與耶穌同釘十字架。林道亮牧師曾說:人信主前最大的問題是罪,人信主後最大的問題是“我”。當自我沒有被釘十字架,我們可能會為了表現自己而不會忍耐彼此,也不會恩慈待人,甚至妒忌。因此,保羅說我們需要對付自我,以愛為基礎,那各肢體才能彼此配搭。
既然彼此照顧需要以愛為基礎,那什麼是愛呢?(13:4-7)
2. 愛是行動(13:4-7)
保羅在13:4-7說愛不是一個名詞,也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行動,是按真理而行的行動。保羅描述愛的不同行動,可能是要與前面所說哥林多教會的人的態度做對比。
保羅就列出15種愛的行動。這15種表現愛的行動以忍耐(makroqumevw)為開始,也以忍耐(u¤pomevnw)為結束。不過前面一個“忍耐”是表達等待。這忍耐的等待不是包容別人的犯罪,而是等待犯罪的人悔改。後面的”忍耐“則是站在真理上不動搖。所以,在等待和不動搖中,保羅提出對哥林多教會他們生命的提醒,他要他們對人要有恩慈,就是以上帝的恩典對待犯錯的人,盼望他能回轉。
接著保羅就要弟兄姐妹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以處理教會內分黨和分階級的情況。為何有分黨的情況呢?因為妒忌、自誇。那要如何不妒忌呢?那就是學習欣賞表現比我們好的人,為這樣的人感謝上帝,也為他禱告,求上帝大大使用他。容易做嗎?不容易,可是當我們願意這樣做時,就會幫助自己和教會成長。
再來就是不作失禮的事,就是在道德方面約束自己,潔淨自己的生命和身體,這其實是在處理哥林多前書第五和第六章羞恥的事。在那裡有人用自己的身體做淫亂的事,所以,保羅要人不做害羞的事。在團體中我們也需要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單自己不去做羞恥的事,也不讓人有機會做羞恥的事,更不讓羞恥的事在我們的家庭發生。
對於不求自己的益處,保羅則盼望哥林多教會在處理訴訟、祭偶之物、蒙頭、吃聖餐、恩賜的事上,都能表現為別人著想的生命,以致生命同被造就。
在表現這些愛的行動過程中,保羅提醒我們要不輕易動怒,也不計較人的過犯,並且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這“不輕易發怒”不是說不能發怒,而是不輕易忿怒,使我們能夠用另一種態度去回應令人憤怒的事情。
雖然我們需要不計較人的過犯,但凡事要按真理來行,以致當我們按真理行出愛的行動時,我們的包容才有幫助。這包容不是姑息罪惡,而是按真理來行。在過程中,我們不去張揚別人的錯誤,但卻藉著勸誡來幫助人悔改和成長。
當我們這樣行的時候,“凡事相信”會使我們相信情況會有改變;“凡事盼望”會幫助我們期待改變會實現,並且也能按照真理“凡事忍耐”而不動搖。
不只這些,耶穌的愛是犧牲,是舍己,上帝的愛是使人走出黑暗進入光明。希伯來12章也說愛是管教,目的是使人有正確的行為。愛能遮蓋許多的罪過。
原來愛可以解決那麼多的問題,而且還帶給人盼望。那我們就要常常去愛。但問題是我們愛的對嗎?有一個弟兄在10前洗禮了,可是卻不願意好好工作,常常向人借錢,也不還錢。也常常向新朋友借錢。可是教會卻沒有去處理。處理了,但不聽。閃開他就好。不給是沒有愛心。大衛包森說:不工作的弟兄不給他飯吃。講是非造謠,卻不去處理這些教會內的造謠者,但這是愛嗎?
我的學生如果不指出我的驕傲,他們就會繼續受苦,而我也會變的更囂張,更不好。教會若不去處理問題,受苦的是弟兄姐妹,也不是愛的表現。
保羅因為愛那個講不聽的人甚至願意趕出教會。大衛包森因為愛那個不要工作的人,所以管教他,結果他改變了。父母的愛,不是溺愛,而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愛。會經歷痛苦,會哭泣,犯罪的兒子咬母親的乳頭,因為母親縱容不管教。
愛是管教,愛也是有恩典。我們不能只有管教而沒有恩典,但我們也不能只有恩典而沒有管教。愛也是行動。保羅就以愛的行動來處理教會的問題。
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發現,這些愛的行動需要從自己的生命發出,以致別人能受益。不單如此,這些愛的行動也是以別人為對象。哥林多教會的問題是他們擁有許多的恩賜,可是他們卻以自我為中心,而沒有表現愛的行動來。所以,我們需要以愛的行動來取代自我,以致自己的生命被改變,別人的生命也被改變。
因此,這些愛的行動可以幫助我們處理世界上許多不完美的處境。但我們需要去行動。
“蚊帳大使”凱瑟琳:有行動的愛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故事,是有關一個出生在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幸福家庭的凱瑟琳。她的媽媽是一個家庭主婦,爸爸是一個健身教練。在凱瑟琳5歲那年,她在看一個記錄片時,眼前出現了一幅悲慘景象--在非洲一個村落在一棵干枯的芒果樹下,有一座紅土堆成的新墳,14個月大的女孩就葬在那裡,非洲小女孩在兩天前死於瘧疾。非洲小女孩的父親悲痛欲絕地描述道:“她發高燒、不停地哭、吐膽汁、全身抽搐....” 。這部非洲記錄片講述的是非洲有一種叫瘧疾的病,每年都會殺死80多萬個非洲孩子。算起來平均每30秒鐘就會有一個小孩因瘧疾而死。
凱瑟琳在沙發上扳著指頭數起數來,當她數到三十。她的眼裡露出了驚恐的表情:“媽媽,一個非洲孩子死了,我們必須做點什麼!”母親撫摸著女兒的頭,叫她不要著急,然後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她回答凱瑟琳說:“小孩子會傳染瘧疾,不過有一種泡過殺蟲劑的蚊帳,可以保護小孩子們不被蚊蟲叮咬!” 凱瑟琳疑惑地問:“他們為什麼不用蚊帳呢?” 說到這裡,媽媽的臉色突然嚴肅了起來:“因為蚊帳太貴了,他們買不起!”
幾天後,媽媽接到了幼兒園老師的電話:“我冒昧,最近您家裡是不是有什麼變故?凱瑟琳的餐費還沒有交....” 那天晚飯的時候,凱瑟琳的胃口前所未有的好。她吃光了所有的土豆泥和羅宋湯,還偷偷打包了一塊牛排。媽媽聽見凱瑟琳偷偷對爸爸說:“今天吃得飽,明天就不會餓....” 媽媽有些納悶,如果凱瑟琳沒有交餐費,那麼她的錢到哪兒了呢?
第二天早上,凱瑟琳問媽媽:“媽媽,如果我不再吃零食、不再買芭比娃娃和故事書,能買一頂蚊帳嗎?” 這下子,媽媽終於明白了凱瑟琳的心思。那天放學後,媽媽把凱瑟琳帶到了超市,她花了十美金,親自挑選了一個最大的蚊帳,足可以保護四個人。蚊帳買到了,可是該把它送給誰呢?總不能打個包裹直接寫上"非洲兒童收"吧?媽媽詢問到一個叫“NothingButNets”的組織,專門負責為非洲籌集蚊帳!凱瑟琳親手把蚊帳送進了郵局。
一周以後,一封來自紐約“只要蚊帳協會”總部的回信,他們在信裡親切地對凱瑟琳說:“你是我們組織年齡最小的捐贈者哦!捐贈蚊帳超過10頂,還可以獲得捐贈證書。” 凱瑟琳回家後,並沒有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嘟著嘴半天不說話,盯著牆壁上的時鐘好一會,突然沮喪地說:“我們只捐了一頂蚊帳,雖然這個30秒沒有孩子死去,可是下一個30秒,還是有人會死!” 媽媽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在這個世界上, 有很多人都不缺乏愛心,可是還是有那麼多人得不到幫助,因為人們通常只有愛心,但沒有行動。可是,10頂蚊帳已經是他們一家人一周的生活費了。並且,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她突然靈光一閃,興奮地對女兒說:“為了10頂蚊帳,我們一起來籌款吧。”
說起籌款,媽媽首先想到的是義賣。於是,每個周末,媽媽都會帶著凱瑟琳到社區的跳蚤市場出售舊貨和手工制品。但很多人都沒有弄明白凱瑟琳的意圖,只是象征性地購買一點便宜的雜物來安慰這個小女孩。看著悶悶不樂的凱瑟琳,媽媽、爸爸、弟弟都掏出了自己的私房錢,可是凱瑟琳嫌錢太少。小小的她“野心”卻是大大的。
要怎樣才能發動全民一起來幫助非洲小朋友呢?凱瑟琳想:我捐錢給“只要蚊帳”協會,他們發證書給我,那別人捐錢給我,應該也得到證書啊!興奮不已的凱瑟琳馬上著手設計證書。她的家人也主動加入了設計證書小組。媽媽到超市采購紙張、膠水、蠟筆、顏料、印章和亮片,爸爸把一間儲藏室打掃成工作間,而弟弟則幫她在一摞摞的禮物卡上畫愛心和星星,然後歪歪扭扭地在每一張證書上寫下:“一頂蚊帳以您的名義買下了。” 證書非常受歡迎,人們只要捐贈購買一頂蚊帳的錢,就可以有一張證書。當凱瑟琳穿得像萬聖節的小鬼那樣推銷“蚊帳證書”時,很多鄰居都既感動又好奇地買下了一張。
最重要的是,很多小朋友都踴躍地表達了對那些證書設計方面的意見,並加入到凱瑟琳的制作小組。每個小孩既是設計師,又是推銷員,人們親切地稱街上的這些小推銷員們為“凱瑟琳的隊員”。凱瑟琳終於籌齊了購買10頂蚊帳的錢,當她把100美元匯出後,很快就收到了“蚊帳協會”特別定制的榮譽證書,證書上鄭重地寫道:感謝您的10頂蚊帳──致“蚊帳大使凱瑟琳”。當凱瑟琳小小的手掌捧起這張燙著金字的榮譽證書時,她快樂得臉頰發燙。證書中還有一封來自“只要蚊帳”協會喬治先生的信,他在信中說:“親愛的‘蚊帳大使’凱瑟琳,很高興地通知你,你的蚊帳將被送到非洲加納斯蒂卡村莊,那裡常年干旱,有550戶人家……”
最重要的是,很多小朋友都踴躍地表達了對那些證書設計方面的意見,並加入到凱瑟琳的制作小組。每個小孩既是設計師,又是推銷員,人們親切地稱街上的這些小推銷員們為“凱瑟琳的隊員”。凱瑟琳終於籌齊了購買10頂蚊帳的錢,當她把100美元匯出後,很快就收到了“蚊帳協會”特別定制的榮譽證書,證書上鄭重地寫道:感謝您的10頂蚊帳──致“蚊帳大使凱瑟琳”。當凱瑟琳小小的手掌捧起這張燙著金字的榮譽證書時,她快樂得臉頰發燙。證書中還有一封來自“只要蚊帳”協會喬治先生的信,他在信中說:“親愛的‘蚊帳大使’凱瑟琳,很高興地通知你,你的蚊帳將被送到非洲加納斯蒂卡村莊,那裡常年干旱,有550戶人家……”
550戶人家?凱瑟琳入神地盯著這個數字,馬上想到:“我總共只捐過11頂蚊帳,可是那裡有550戶人家,蚊帳怎麼夠分呢?一個孩子睡在蚊帳裡,其他孩子怎麼辦?” 她鄭重地對媽媽說:“幫我告訴喬治叔叔,我會盡快幫加納斯蒂卡村莊湊夠蚊帳的!” 凱瑟琳的野心讓琳達吃驚不小,不過她很快發現,願意幫助凱瑟琳完成心願的人可不止她一個。那一年聖誕節前夕,社區的牧師突然登門拜訪,他真誠地說:“我簡直不敢相信凱瑟琳小小年紀,卻有那樣罕見的愛心和力量,我想讓她去教堂講演蚊帳募捐的故事!” 凱瑟琳很興奮,但也很緊張,她擔心自己的口才沒那麼好,不能把心裡的意思表達出來,於是決定用“舞台劇”的形式來表現非洲的瘧疾。凱瑟琳的家人、朋友和鄰居都加入了進來。凱瑟琳把一堆用來裝比薩餅的盒子做成非洲房子的模型,把床上用久了的蚊帳掛在上面,弟弟約瑟夫和鄰居瑞德、瑪莎姐弟倆則塗成大黑臉模仿非洲的孩子。
聖誕節那天,他們拿著道具上台了。就在一群非洲小孩在台上悠哉游哉嘻嘻哈哈的時候,媽媽、爸爸還有教堂的牧師化妝成扎著翅膀戴著誇張尖嘴的蚊子飛了上來。當凶惡的“蚊子”撲向無辜的孩子,他們尖叫著不知所措時,凱瑟琳勇敢地挺身而出,大叫:“到蚊帳裡來!蚊帳保護你們!” 孩子們鑽進蚊帳,凱瑟琳對他們關愛地說:“現在你們安全了!” 蚊子漸漸散去,凱瑟琳用清晰的畫外音說:“在非洲,每30秒鐘就會咬死一個孩子,因為蚊子攜帶的瘧疾病毒會要了他們的命。” 演出非常成功。短短的3分鐘的表演,讓所有人都明白了,蚊帳可以拯救非洲兒童的生命。人們紛紛掏錢捐款。有一個小男孩眼淚汪汪地說:“我想救5個小孩,但是我的錢不夠,你願意一會兒到我家去取嗎?” 凱瑟琳天真、善良的表演感動了很多人。晚上,凱瑟琳對著募捐箱尖叫起來:「媽媽!媽媽!我數不過來了!」凱瑟琳不會復雜的運算,也不太會數,當媽媽告訴她, 僅僅一天她就收到了800多美元的捐款,她開心得快瘋了。從那以後,凱瑟琳經常被邀請去講述蚊帳救人的故事,她不斷強調:“加納斯蒂卡村莊有550戶人家,他們需要550頂蚊帳……”凱瑟琳6歲那年,她已經募集了6316美元的善款!
“只要蚊帳協會”的喬治被凱瑟琳的天真和博愛感動了,他把凱瑟琳的個人情況、募捐事跡和捐贈數量都放在了“只要蚊帳協會”的網站首頁上。當大家看到一個年僅6歲的小女孩竟然有著這樣超越年齡、超越地理阻隔、超越種族差異的同情心時,沒有人不為之動容。
2007年6月8日,是凱瑟琳最開心的一天,她收到了一封來自加納的信!在信裡,村裡的孩子們說:“謝謝你給我們的蚊帳!‘只要蚊帳協會’的叔叔給我們看了你的照片,很美……”這封信給了凱瑟琳極大的鼓舞,這個擁有驚人野心的“蚊帳大使”又有了新動作,她和好朋友們一起精心制作了上百張新的證書,准備給最新一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的每個人都寄一張,向他們籌款。凱瑟琳在一張證書上認真地寫道:“親愛的 ‘比爾・蓋茨先生’如果沒有蚊帳,非洲的小孩會因為瘧疾死掉,他們需要錢,可是錢在您那裡……”2007年11月5日,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為“只要蚊帳”組織捐獻了300萬美元!第二天,媽媽接到了“只要蚊帳”組織喬治的電話,他激動地對琳達說:“比爾・蓋茨基金會的人說:他們通過一張證書聯系到了我們,那上面好像說給非洲孩子買蚊帳的錢都在蓋茨那裡,他們想不拿出來也不行……”爸爸和媽媽都哈哈大笑起來,笑著笑著,媽媽的眼角流出了淚水。她緊緊地抱起自己最美麗的女兒凱瑟琳,愛撫著凱瑟琳柔順的棕色卷發,她感受到孩子天使般的心就在自己胸前跳動,感覺到這個孩子柔嫩的小手能撫平世界的一切創傷…
沒有人相信一個小女孩竟用一個平常人的力量改變了殘酷的現實。
所以,有愛心,也有行動,人人都能成為拯救生命的器皿。有行動的愛不單幫助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
那對自己和別人都有幫助的愛為何跟其他的恩賜不同呢?(13:8-13)
3. 永恆的愛(13:8-13)
保羅在第八節說:愛是永存不息的。換句話說,這愛是不會停止的,甚至是可以存到永恆的。爲什麽這樣說呢?因為保羅在第八節繼續說先知的講道和知識將來都不再需要了,方言將來也會停止。這表示先知講道、知識及方言,甚至恩賜、善舉等等我們的各種資源都是暫時的,反之,只有愛卻不是暫時的,而是永遠跟隨自己的生命的。既然是這樣,其他的恩賜或資源與愛的不同點就是,其他的恩賜都是暫時的,只有愛卻是永恆的。
爲什麽說先知講道、知識及方言等等都是暫時的呢?因為保羅在第九節指出我們只是知道完整知識的一部份,所講的也只是所有的一部份。可是等到那完全的來到,也就是那“全部”的都來了,那我們所有要表達完整的一部份的職分和恩賜就不再需要了。就如我長大了,我就停止了小孩的樣子。既然那完全的來了,那就停止了過去只能述說祂一部份樣子的職分和恩賜。爲什麽要這樣做呢?因為過去是模糊不清,可是到那時是已經完全看清楚全貌,面對面而清楚明白了,那就不必再藉著人有限的認識來解釋了。因此,雖然我現在所知道的知識只是全貌的一部份,但到那時就會完全知道了,好像主完全知道我一樣。
雖然愛是永恆的,其他的資源都是暫時的,可是上帝卻願意藉著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把這永恆之愛帶入我們有限的空間,改變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經歷永恆之愛的甜美。此外,上帝不單把永恆之愛帶入我們的暫時,上帝也賜我們暫時的恩賜和資源,來幫助我們能夠藉著這些暫時的資源去期待永恆。換句話說,就是“使永恆進入暫時,使暫時期待永恆”。若是那樣,我們的事奉能累積存在天上嗎?其實上帝就藉著我們的事奉這暫時的資源來陶造我們的生命,使永恆之愛在我們生命成長,成為我們最後帶上天的生命。因此,我們現在所做的雖然是暫時的,但卻不能忽視,因為這些都幫助我們能期待永恆。所以,我們要用我們各種的資源,如金錢、時間、才能、恩賜,來期待永恆。與此同時,我們也用各種的資源把永恆帶入暫時,使人經歷永恆之愛的甜美,被上帝的大能拯救。
若是如此,那我們現在有什麽呢?就是信、望、愛。而其中最大的就是愛。上帝的永恆之愛已經進入現在,對上帝在基督裏救恩的信心,及盼望上帝成就所應許的,都在現在成為我們對永恆的期待。可是,保羅卻說永恆之愛是最大的,爲什麽呢?因為到那時,信心對所盼望的事及還沒有看見的事都已經實現和看見了,那在與上帝及基督同在的那時,我們還需要信心嗎?至於盼望,既然我們所盼望的事也在那時實現了,那我們那時還盼望什麽呢?但對於愛,由於那是永恆之愛,因此,就算是在那時,我們也是繼續以愛來回應上帝對我們的愛,也是以愛來繼續與愛我們的上帝團契。換句話說,只有永恆的愛是存到永遠的。
若是如此,那我們現在有什麽呢?就是信、望、愛。而其中最大的就是愛。上帝的永恆之愛已經進入現在,對上帝在基督裏救恩的信心,及盼望上帝成就所應許的,都在現在成為我們對永恆的期待。可是,保羅卻說永恆之愛是最大的,爲什麽呢?因為到那時,信心對所盼望的事及還沒有看見的事都已經實現和看見了,那在與上帝及基督同在的那時,我們還需要信心嗎?至於盼望,既然我們所盼望的事也在那時實現了,那我們那時還盼望什麽呢?但對於愛,由於那是永恆之愛,因此,就算是在那時,我們也是繼續以愛來回應上帝對我們的愛,也是以愛來繼續與愛我們的上帝團契。換句話說,只有永恆的愛是存到永遠的。
結論
總括來說,上帝的永恆之愛已經藉著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進入這個世界,為要拯救被罪轄制的人。雖然這世界不是那麼完美,可是上帝卻藉著我們的金錢、時間、事奉等等這些暫時的資源來陶造我們的生命,使永恆之愛在我們生命成長,也幫助其他的人成長,使世上的人期待永恆,就如凱瑟琳這位“蚊帳大使”所散發的愛一樣。這表示有行動的愛不單幫助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使我們經歷永恆之愛的甜美。
所以,我們有愛的行動,就能榮神益人,讓人經歷上帝和基督的愛而被上帝拯救。因此,就讓我們不單知道,也願意行動,以愛的行動去影響不完美的世界來認識這位愛他們的上帝。
禱告:
愛我們的天父,感謝你愛我們,使我們經歷你永恆的愛。感謝你也藉著不同的資源來幫助我們在愛中成長。就求主你幫助我們不單經歷你的愛,也成為你愛的出口,使人也經歷你的愛。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小組討論:
1. 影響不完美世界的愛,為何需要除去自我呢?
2. 愛既然是行動,那我如何可以如“蚊帳大使”凱瑟琳一樣,以行動來展現基督的愛呢?
3. 既然我們所擁有的資源是暫時的,而愛卻是永恆的,那這樣的認識會如何影響我們運用資源的目的,或是對日常生活各樣事物的選擇呢?
4. 我追求幸福生活的目的是甚麼呢?我如何可以善用我幸福的生活祝福其他人而成為別人的引路人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