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徒10:1-36
現代人比較不喜歡被治理,因為現代人較崇尚自我。只要我喜歡,什麼事我都可做。可是,保羅卻說,雖然什麼事我都可做,但不都有益。所以,人需要價值標準和規範,人也需要被治理,那才能在有秩序的環境中自由地生活。但這樣的治理是要按誰的觀念來治理呢?
路加在這段經文就提到三種不同的治理觀念:哥尼流、彼得及上帝。對於哥尼流,他是按上帝的觀念來治理自己的生命。聖經說他是一位敬虔的人。他不單自己敬虔,他的全家也是敬畏上帝的人。所以,他的敬虔影響了他的家人,也影響了他的下屬。他的敬虔使他賙濟百姓,並常常禱告上帝。當天使表明上帝的心意時,他謹慎地派敬虔的親信去按照天使的指示行事,並且也渴慕要聽上帝的話。這表示他的生活方式和行事為人都是按上帝的觀念來治理及進行,以致上帝紀念他的禱告和賙濟。
或許有人會說哥尼流是靠自己的行為得到上帝的認可。其實,哥尼流的禱告和賙濟是他敬畏上帝的結果,而不是他得到上帝認可的途徑。另外,哥尼流也不如一些社會名流一樣,為了自己的名聲而行善。由於哥尼流不為自己,所以,他按照上帝觀念來治理自己生命的結果是他影響了其他人的生命。彼得就是被他的生命所影響。
對於彼得,他是以自己的觀念來治理自己的生命。當彼得看見那些不潔和俗的物時,雖然上帝直接吩咐他三次應當要按照上帝的方式行事,但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拒絕,因為這些事物與他自己的觀念和傳統不符。彼得固守自己的觀念和傳統,把上帝的行事當成固定的方式。
所以,對於上帝,我們認為沒有驚喜的事,也沒有超過我們所能想象的事。一切都按固有的觀念進行,按固有的觀念吃飯、生活、行事為人,以及認識上帝。因此,當所看到的事與自己本身固有的觀念不同時,就會馬上拒絕,雖然那是上帝清楚的指示。許多人也是按照彼得這樣的觀念生活,對於新的事物、新的做事方式和觀念、或是在聖靈中新的看見,一概拒絕。可是,我們不是說上帝會行奇妙的事嗎?若我們以彼得的觀念來治理自己的生命,那我們就會限制上帝的作為,我們也會失去看見上帝奇妙作為的恩典。
就如《沉默》這部電影所描述的,神父為了信徒的生命而棄絕上帝。雖然暫時解決了信徒的生死問題,但神父卻失去了見證。從長遠來看,日本對福音的剛硬,或許是生命沒有見證的結果。不像西方或一些國家,雖然逼迫嚴厲,但所流的血卻翻轉了整個國家和歷史。所以,按人的觀念看,我們所作的是為信徒好,但在上帝來看,那是得罪上帝的做法。信徒的見證還是非常重要的。若信徒沒有見證,我們所信的那裡有說服力呢?若我們常常說軟弱而沒有好的見證,那有誰會相信這位沒有能力來幫助我們的神呢?
因此,我們需要活出美好的見證。美好的見證就是要按上帝的觀念來治理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自己的觀念,因為上帝是以超乎人的觀念來治理整個世界。上帝所決定的是超乎我們所能想象的。
彼得和哥尼流如何改變?禱告。他們都是在禱告中領受上帝的異象和話語。上帝使用禱告的時刻來引導人走上改變和事奉的新道路,因為禱告預備我們的心,讓我們樂意接受上帝的引導。禱告,讓上帝可以向我們說話,明白上帝的旨意,讓我們可以改變。當彼得明白了上帝的心意後,他就改變自己過去不對的觀念,而以上帝的觀念來接納所有人,因為上帝是不偏待人的。上帝接納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並藉著耶穌基督與他們和好。
總括來說,我們要如哥尼流一樣,按照上帝的心意來治理自己的生命,從而能影響其他人的生命,讓更多人來認識耶穌,成為敬虔的人,常常禱告,賙濟百姓。若有錯誤,就如彼得一樣悔改糾正,讓上帝的心意治理我們的生命,從而經歷超乎人所能想象的生命與恩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