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以弗所书4:7-13的原则,探讨近来教会所关注的其中一个课题,那就是如何建立一间健康成长的教会。许多不同的关注点或策略都相应出炉,为的是要给予教会一个可行的方案使教会成长。教会应当对基督都有一致的信仰和认识,离开基督初步的道理,成为能吃干粮并与基督同心的肢体,使基督的身体成熟,长成基督丰盛的样式,在知性和德性上长进。这些元素应可成为建立一间健康成长教会的指标。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以弗所书4:7-13的经文背景
第二章 以弗所书4:7-13的经文注释
2.1 要靠得胜赐恩赐的基督建立健康成长
的教会(4:7-10)
a. 得胜的基督赐恩给人(4:7-9)
b. 目的:使基督充满万有(4:10)
2.1.1以弗所书4:7-10小结
2.2 要通过多元化的恩赐建立健康成长
的教会(4:11-12)
a. 基督赐教会有不同的恩赐(4:11)
b. 目的:要建立基督的身体(4:12)
2.2.1以弗所书4:11-12小结
2.3 要通过灵命的成长建立健康成长
的教会(4:13)
a. 每个信徒都要追求成长(4:13上)
b. 目的:要成为成熟的人(4:13下)
2.3.1以弗所书4:13小结
结论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以弗所书4:7-13的原则,探讨近来教会所关注的其中一个课题,那就是如何建立一间健康成长的教会。许多不同的关注点或策略都相应出炉,为的是要给予教会一个可行的方案使教会成长。教会应当对基督都有一致的信仰和认识,离开基督初步的道理,成为能吃干粮并与基督同心的肢体,使基督的身体成熟,长成基督丰盛的样式,在知性和德性上长进。这些元素应可成为建立一间健康成长教会的指标。
前言
过去曾有一个时期,教会轻看知性,认为人只要相信了耶稣,有了上天堂的通行证就可以了,不需要在知性上有长进。这样的观点造成会众对许多课题或真理的无知,造就了许多信仰生活的难处。相反地,有些人则过于重视知性的陶塑,而忽视了德性的培养,特别是在今天德性多元化的处境,不同的标准或是没有绝对的标准,造成相对的处事原则,使人无所适从。
因此,许多教会常常思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健康成长的教会应该是怎样的形态,什么因素影响着健康成长教会的建立。有些人认为一个健康的教会应该在量方面有成长;有些人则认为应该在质方面成长;当然有人也说质和量都同样重要,教会都应该在这两方面有成长。另外,有些人认为应该从事工的角度来切入,有些则认为应该从历史、管理、异象或需要的角度来看健康成长的教会。不同的角度和看法,莫衷一是,那圣经又是如何看这个课题呢?
本文希望透过以弗所书4:7-13,以文法释经的进路来探讨如何建立一间健康成长教会的元素。一间健康成长教会的着重点只是量而已吗?还是质?抑或还有其他的元素左右?就让本文从以弗所书4:7-13来初探建立健康成长教会的元素。
第一章:以弗所书4:7-13的经文背景
保罗在第一至第三章讨论神如何藉着在基督里完成的救恩,把恩典赐与人;并使在恩典外的外邦人也能藉着基督而得享福音的好处,使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隔阂在基督里消除,合而为一。从第四至第六章,保罗开始劝蒙恩的人如何以整体和个别的生活,来见证所蒙的恩召,活出在基督里合一成熟的生活。
第四章第一节是以弗所书的中心枢纽。它把经文分成两大部分。保罗在这里劝我们的行事为人要与蒙召的恩相称。作者用“蒙召”总结了第一至第三章的教导,并用“行事为人”来开始第四至第六章所要讨论的应用部分。
保罗在第四章的开始就劝我们要以谦卑、温柔、忍耐和在爱中宽容的态度来使我们与所蒙的恩召相称。[1]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努力保守圣灵所促成的合一。[2] 这合一是这段经文的中心思想。而合一的基础就是保罗所说的七个一的神学观。为了要达到合一的目的,基督就赐下不同的恩赐来完成这使命。[3] 过后,保罗就讲述基督不只赐每个信徒有恩赐,也赐教会有恩赐职分的人来建立基督的身体,长成基督丰满的身量,确保教会的合一。[4] 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部分,就是建立健康成长教会的元素。
最后,保罗说明了当教会成长而里面的信徒成熟后,其目的是要信徒不再作小孩,也不受异教之风影响,使每个信徒在基督里成长,在爱中建立自己,脱离过去不合蒙召的生活方式,穿上新人的样式。[5] 简单的说神呼召的新团体有两个特征,一是合一的子民(4:1-16),另一个特征是圣洁的子民(4:17-5:21)。[6] 而合一的子民是本文所讨论的元素所要达成的目标。
第二章:以弗所书4:7-13的经文注释
基督身体健康成长之元素是这段经文所要处理的议题。[7] 教会是一个新的生命体,[8] 不再分犹太人和外邦人。那它要有什麽表现来说明它是一个全新的团体呢?就是合一和圣洁。[9] 因此,这段经文就解释了作者为何要在行事为人中带出合一,因为这是肢体成熟后的表现。在4:1-3,保罗讨论了维持合一的需要。另外,他也阐释合一的基础(4:4-6)。现在,他就处理维持基督身体合一的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恩赐使身体成长(4:7-16)。所以,保罗在4:1-6强调合一;在4:7-10则强调多元,到最后又在4:11-16回到合一的论述中。[10] 本文要处理4:7-13这段经文,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建立健康成长教会的重要元素是什么。
2.1要靠得胜赐恩赐的基督建立健康成长的教会(4:7-10)
a. 得胜的基督赐恩给人(4:7-9)
经文:7 (但)我们各人(每个人)蒙恩,是照着基督量给我们的恩赐。
῾Ενὶ δὲ ἑκάστῳ ἡμῶν ἐδόθη ἡ χάρις κατὰ τὸ μέτρον τῆς δωρεᾶς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第7节的开始是δὲ,“但”。这字在新译本没有被翻译出来。但它却带出与第6节的对比,就是从教会的整体进到教会的每一个肢体῾Ενὶ ἑκάστῳ ἡμῶν,也从合一进入多元。这表示合一不只是领袖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在教会里的肢体的责任。另外,合一也不是说单一,而是在多元化里仍然有和谐。[11]
ἐδόθη ἡ χάρις:“给ἐδόθη” 这字是一般事实的过去时态(Passive Gnomic Aorist),意即每个人所领受的恩赐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到现在还是有效的。而这恩赐不是得救的恩典,[12] 而是让我们能够服事的恩赐(参罗12:3-8;林前12:1-31;彼前4:10-11)。[13] 虽然这节经文没有提及赐恩赐者是谁,但作者在第8节将会让我们知道,[14] 而且也会在接下来的经文讲述这恩赐的目的和所要达成的目标。
κατὰ τὸ μέτρον τῆς δωρεᾶς τοῦ Χριστοῦ.:那这恩赐是按什麽标准赐给人呢?是按基督自己的标准。基督按着自己的意思把不同的恩赐赐给人。因此,在教会里就不应当有妒忌别人恩赐的事。因为恩赐的不同不代表价值的不同。只有当恩赐被用在教会时,它就有价值。[15]
经文:8所以他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了许多俘虏,(他也)把赏赐给了人。」διὸ λέγει·
ἀναβὰς εἰς ὕψος ᾐχμαλώτευσεν αἰχμαλωσίαν καὶ ἔδωκε δόματα
τοῖς ἀνθρώποις.
第8节的开始是διὸ,“所以”,把这段经文与前面所提的经文接上。前面一节是说恩赐是给每一个人的,而不只是局限于教会的领袖,[16] 并且每一样恩赐都由基督所赐。[17] 因此,保罗要在这里说明那位恩赐的赐予者的身份而引用了旧约诗篇68:18的经文,[18] 以带出使基督身体成长的赐恩者是谁。
诗68:18 :你
升 到 高 天 的 时 候 , 掳 了 许 多 俘 虏 ;接 受 了 礼 物
(LXX) ἀναβhς εἰς ὕψος ᾐχμαλώτευσaς αἰχμαλωσίαν καὶ ἔlabες δόματα ἐν ἀνθρώποις.
弗 4:8 :他 升 上 高 天
的 时 候 , 掳 了 许 多 俘 虏 ,把 赏 赐 给 了 人
ἀναβὰς εἰς ὕψος ᾐχμαλώτευσεν αἰχμαλωσίαν καὶ ἔδωκε δόματα τοῖς ἀνθρώποις.
当我们比较这两处经文时,我们发现有四个地方有不同。第一个是由简单过去式ἀναβhς变成简单过去式分词ἀναβὰς 。第二是动词的人称由“你”变“他”,另外一个是“接受ἔlabες”变“赏赐ἔδωκε”。最后是由ἐν变成间接受词τοῖς(因ἔδωκε后要接间接受词)。[19] 为什么有这些差别呢?是保罗引用时弄错了吗?
最大的争议是诗68:18说神“接受”礼物,但此处是神“赐”人礼物。[20] 有学者指出差异的出现可能是保罗参考了他勒目,因他勒目也是把“接受”变成“赐予”,但他勒目主要是在以弗所书成书后的第五世纪末才出现的,因此这不太可能。[21] 在Moritz的书中还有其他许多关于这议题的讨论。[22]
笔者较认同的看法是犹太传统在主前第二至主后第一世纪的时候把诗68:18解释成是摩西上西乃山领受神的律法,并在五旬节唱这诗歌。当一些犹太人信主后,他们就更改了这诗歌的解释,以基督代替了摩西或律法,把诗歌的中心从摩西或律法转为基督,并把“接受”改成“赐予”,就是基督在五旬节的时候赐予了信徒圣灵。然后,早期基督徒就在基督教的五旬节唱这更改后的新歌,宣告基督是高过摩西或律法的。因此,保罗就引用了他们当时所熟悉的诗歌来重申基督的超越性。[23] 这就解释了此节与诗68:18解释的差别。并不是保罗引用错误,而是因为他引用了当时已经流传的早期基督徒传统的诗歌。[24]
为何这位升上者要掳俘虏呢?因为这位升高者胜过了祂的仇敌,胜过了祂子民在迦南地的仇敌,登上锡安山。[25] 拉比传统则把摩西连接到这节经文。他们解释说摩西升天不只领受律法,他也同时领受了天上的奥秘。因此,保罗就用当时熟悉的观念来指出基督与天上的接触比摩西和律法有过之而无不及。[26] 这位得胜升上的基督赐下圣灵而不是律法为恩赐给基督身体里的人。[27] 所以,保罗在这里要带出那升高者是荣耀的基督并祂所赐的圣灵。[28]
那谁是被俘虏的人呢?在诗篇的俘虏是指以色列的敌人。神胜过他们之后,就把所得赐给祂的子民。[29] 在此处,敌人则是指撒旦、罪和死亡。所以,基督胜过了撒旦、罪和死亡,祂就赐圣灵为恩典给那些相信祂的人。[30]
因此,保罗要说明得胜者基督有权柄赐恩典给相信祂的人。如果基督失败了,祂的属灵恩赐对我们也就没有用了,因为祂无法救赎我们。因此,当基督胜过撒旦、罪和死亡时,祂就能使我们脱离罪的捆绑并赐我们恩赐,而这恩赐就是圣灵(徒2:33)。[31] 这圣灵不只是我们蒙拯救的印记(1:13),也是我们得能力的泉源。[32]
经文:9((但)「他升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除非)他[不是]也曾降到地上吗?
τὸ
δὲ
ἀνέβη τί ἐστιν εἰ μὴ ὅτι καὶ κατέβη πρῶτον εἰς τὰ κατώτερα μέρη τῆς γῆς;
第9-10节是括弧加插的经文,但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解释了第8节那位得胜有权赐恩赐的升上者到底是谁,经文的开始δὲ,“但”,就解释了这点。这节经文的困难是如何解释“降到κατέβη”什麽地方。新译本翻译为“降到地上”,现代译本“到地的最深处”,吕振中译本“到地底下的境界”,和合本“地下”。明显的,只有新译本是指“地上”,其他译本都认为是“地下”,或是指地狱。而地狱这说法是把“τῆς γῆς地”当成部分属格用法。因为基督去到天的最高部分,因此就有去到地的最低部分就是地狱的比较。问题是,没有经文说基督从地狱升高,或是说从地降下,而是说从天降下(约3:13;6:38;8:14;16:28),[33] 并且撒旦也在空中掌权(2:2;6:12),而不是地狱;所以,基督不可能降到地狱。
另一说法是说“εἰς τὰ κατώτερα μέρη在底下”是指天之下的部分,就是“τῆς γῆς地上”。[34] 因此,“地上”是同位属格的用法。这在以弗所书其他经文也有相同的用法(2:14, 15, 20; 6:14, 16, 17)。[35] 所以,降到地上是指基督道成肉身降到世上。[36] Hoehner进一步解释“τῆς γῆς地上”的部分属格用法,是指基督降到地的较低部分,那就是坟墓。这论点较可取,因为它不只包括了基督的道成肉身,同时也包括了祂的死。因此,当祂复活胜过死亡后,祂也胜过了撒旦和罪。[37] 这使祂能救赎那些相信祂的人,赐恩赐给他们。[38] 所以,升上得胜的那位就是那位曾经从天上降下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当祂复活后,祂就从地上升到天上,胜过死亡、撒旦和罪。[39]
所以,保罗在这里要带出那位曾降下道成肉身、死亡又复活、胜过撒旦和罪及死亡的得胜者耶稣基督是赐恩赐给人的那位。
b. 目的:使基督充满万有(4:10)
经文:10那(自己)降下的,就是那升到诸天之上的,为了要使他充满万有。)ὁ καταβὰς
αὐτός ἐστι καὶ ὁ ἀναβὰς ὑπεράνω πάντων τῶν οὐρανῶν, ἵνα πληρώσῃ
τὰ πάντα.
这节经文总结了第9节的解释,即降下道成肉身的就是那位升上的。[40] 而升上的地方是超过全部的天和权力。[41] 保罗的读者可能认为天分成好几层,故保罗带出基督升到天的最高部分,[42] 比摩西还高,还超越。[43] 因此,基督的升上强调了祂的得胜和胜过万有的权柄(1:21)。[44]
ἵνα πληρώσῃ τὰ πάντα:“πληρώσῃ”的意思是指有新的东西要装进容器,而这容器也要是新的,不然这新的东西会把旧容器给损坏(其他的意思请参照3.字的研究)。从字的研究知道,新的东西是指圣灵,容器是指我们。我们在还没有接受耶稣的时候是有罪的旧人,无法领受神的恩典;但在基督里就成了宝血洗净旧容器的新人,可以领受基督所赐的新恩赐就是圣灵。
那升上的基督是如何充满万有?首先要问得胜的基督为何要升天?为何祂不要在地上继续统管万有?这是因为基督有人的身体。有人的身体就有空间的限制,因它不能无所不在。但基督一升天,祂就赐下新的东西,就是圣灵。圣灵就没有空间的限制,祂就能进到每个人的心中。因此,基督就能藉着圣灵与信徒同在,与教会同在,而能充满万有。[45] 圣灵充满了我们就能使我们得着基督要赐给我们的恩赐,使我们能靠着祂长成基督的本性。
所以,这节经文的重要性是它连接了前文和后续的经文。基督的降下使祂胜过撒旦、罪和死亡;过后,祂以得胜者的姿态复活并升天,使祂有赐恩赐的权柄,赐下接下来要讨论的恩赐给教会。[46] 不只这样,它也解释了为什么教会要长成基督成熟的身量,因为基督藉着圣灵充满了万有,就是要他们能长成祂原有的本性,活出与蒙召的恩相称的生命。若经文是从第7节直接跳到第11节,我们可能就不能很好地解释。除此之外,它也要求读者看重基督在还没升天之前所成就的事,这样才能体会基督所赐恩赐的目的和重要性。[47]
2.1.1以弗所书4:7-10小结
因此,建立健康成长教会的元素是什么呢?第一个元素是靠得胜赐恩赐的基督。为什么能够呢?因为得胜升天的基督赐下圣灵,使基督能充满基督的身体。这样,基督就成为基督身体的元首,藉着圣灵的能力,赐下能促使基督身体成熟的恩赐给每一个人,并引导基督的身体长成基督的本性,达致成熟的地步,以至于教会能趋向健康、趋向成长。所以,对基督的认知和委身就非常重要。若对基督身体的元首都不熟悉,那如何谈建立基督的身体呢?要达到成熟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成熟的标准是对基督有一致的信仰和认识(4:13)。
所以,健康成长的教会需要靠得胜赐恩赐的基督,而不是其他的元素,如自己的能力或庞大的组织结构,那信徒就当对基督有充分的认识和委身。接着,保罗继续讨论建立健康成长教会的第二个元素。
2.2要通过多元化的恩赐建立健康成长的教会(4:11-12)
a. 基督赐教会有不同的恩赐(4:11)
经文:11(就是)他所赐的, 有(些人)作使徒的,有(些人)作先知的,有(些人)作传福音的,也有(些人)作牧养和教导的,
καὶ
αὐτὸς ἔδωκε τοὺς μὲν ἀποστόλους, τοὺς δὲ προφήτας, τοὺς δὲ εὐαγγελιστάς, τοὺς δὲ ποιμένας καὶ διδασκάλους,
基督充满万有赐下恩赐给每一个人。除了赐下的圣灵外,祂所赐的恩赐是什麽呢?这节经文的开始是“καὶ”。虽然它没有被翻译出来,但它解释了第7节所提到的“ἐδόθη被赐于” 和在第8节所说的“ἔδωκε赏赐”是什麽。[48] 而这里的“他”是指之前经文的“他”,就是那位降下又升上的,并且也是赐人恩赐的。[49] 祂不只赐人恩赐,祂也赐教会有恩赐职分的人。而这些有“恩赐职分的人”就是基督赐给“基督整个身体”的一个恩赐。[50] 那是什麽恩赐呢?就是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51]
使徒是指与耶稣在一起的12人,或看过复活的主的,或是Hoehner说的有使徒职分功能的人。[52] 他们的责任是在未听过福音的地方传讲福音和建堂。先知则指那些用正确的解经和切中时弊的应用去建立、鼓励和安慰信徒,向教会传讲神的启示和奥秘。[53] 基本上现在都没有这样的职分,但有类似他们的恩赐功用的人。[54]
传福音的是指为基督作见证,传扬好消息的人。这字在新约只出现过三次(4:11;徒21:8;提后4:5)。牧师和教师在原文合用一个冠词,可能指同一个职分,都牵涉到牧养和教导。[55] 作牧师的一般都是教师;但作教师的就未必是牧师。[56]
这些恩赐职分的共同点是“说”,说神的话。他们是基督按照祂自己的尺度量给人的。不是每个人都是使徒或其他,而是有些人。这表明教会里恩赐的多元化。因此,每个信徒都领受不同的恩赐。[57] 所以说合一并不是单一。[58] 他们也不是被用来支持初期教会那种有主教、区牧等的组织模式;或是建立一个圣职人员和平信徒的等级制度。他们的目的是协助建立圣徒和基督的身体以达到成熟。[59]
b. 目的:要建立基督的身体(4:12)
经文:12为的是要装备圣徒,去承担圣工(做服侍的工),建立基督的身体;
πρὸς τὸν καταρτισμὸν τῶν ἁγίων εἰς ἔργον διακονίας, εἰς οἰκοδομὴν τοῦ σώματος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这节经文有三个介词片语的目的用法。它们都连接到第11节经文的动词“ἔδωκε赐予”。如果这三个连接在动词“赐予”的介词片语是平行的话,这节经文的三个目的都要这些有恩赐职分的人来完成了,而信徒只是受惠者、旁观者。[60] 这样的解释将造成圣职人员和平信徒的分别。其实这三个介词并不是平行的,而且有圣职人员和平信徒的分别也不是经文一路要发展的合一思想。[61]
πρὸς τὸν καταρτισμὸν τῶν ἁγίων:第一个介词片语是直接解释恩赐的目的,就是预备人,以便恢复他们正常功用(加6:1; 参太4:21; 林后13:11; 来13:21)这是第一个目标。
εἰς ἔργον διακονίας,:第二个介词片语则解释装备信徒的目的,就是要圣徒一同来承担圣工。是怎样的圣工呢?属格形容用法的“διακονίας服侍”,就解释了是服侍人的工作。
εἰς οἰκοδομὴν τοῦ σώματος τοῦ Χριστοῦ,:第三个介词片语就阐明承担圣工的目的是要建立基督的身体。什麽是建立基督的身体呢?身体是基督充满的“屋子”,当这“屋子”的主人邀请主耶稣进到他里面后,里面所有的“垃圾”或不合耶稣属性的性情,都一一被修正。因此,“οἰκοδομὴν建立”就是帮助这属于基督的身体被修复,以致这身体(“屋子”)能成长,达到充满这身体的基督原有的属性或样式。
所以,装备所有圣徒的目的是让他们去承担圣工,彼此造就,以致每一个在教会的肢体长成内住在他们心中的基督的本性。这是建立基督身体的目标,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62] 而基督的身体就是一个在基督里经历向罪死亡而复活的新的个体。
2.2.1 以弗所书4:11-12小结
因此,建立健康成长教会的第二个元素是什么呢?是通过多元化的恩赐。使徒和传福音的是传福音和建立教会。先知和教师牧师是指导信徒。这些有恩赐职分的人就装备所有信徒去事奉以完成最高的目的就是建立基督的身体,[63] 使每个在教会里的人能长成与他们内心基督本性相称的生命,达致使基督身体成熟的目标,建立健康成长的教会。
所以,我们不单需要对那位教会的元首有充分的认识,也要倚靠祂所赐予的恩赐、工具或方法来建立健康成长的教会。人所建议的方法总不会好过教会的元首所赐予的方法吧?所以,信徒当各按其职地应用基督所赐的恩赐来建立健康成长的教会。当这一切都就位后,信徒的灵命就能得着造就而成长,这是接着要讨论的第三个元素。
2.3要通过灵命的成长建立健康成长的教会(4:13)
a. 每个信徒都要追求成长(4:13上)
经文:13上直到我们众人(所有人)(达到目标)
μέχρι καταντήσωμεν οἱ πάντες
“μέχρι直到”的意思是基督赐给教会的恩赐会一直继续下去,直至所有圣徒都达到长成基督丰盛的身量的目标。[64] 这也是“καταντήσωμεν达到目标”所要表达的意思,要达到目标。[65] 那谁才要达成这目标呢?是所有人,而不是部分人而已。这表示,教会所有人都要成长,以致能够达到基督要我们达到的目标。要达到什麽目标呢?接下去的三个平行介词片语就解释了这点。
b. 目的:要成为成熟的人(4:13下)
经文:13下对上帝的儿子都有一致的信仰和认识,可以长大成人,达到基督丰盛长成的身量;
εἰς τὴν ἑνότητα τῆς πίστεως καὶ τῆς ἐπιγνώσεως τοῦ υἱοῦ τοῦ Θεοῦ, εἰς ἄνδρα τέλειον, εἰς μέτρον ἡλικίας τοῦ πληρώματος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εἰς τὴν ἑνότητα τῆς πίστεως:第一个目标是在信仰上有合一的领受,就是在信心上弃绝一切靠己力赚取救恩的态度。这是保罗在第二章所强调的,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所以在信仰上合一,就是要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有相同的看见,知道基督已经把他们之间的隔阂除去,也知道他们的得救是不能靠律法或行为获得的,因而就对神毫无保留地委身、顺服和信靠,靠着圣灵的能力除去彼此的歧见,使他们所有人都能成长,达到成熟的地步。
καὶ τῆς ἐπιγνώσεως τοῦ υἱοῦ τοῦ Θεοῦ:另外,也对赐恩赐的基督,神的儿子,有一致的认识,就是对耶稣所宣讲的有合一的认识,学习基督的榜样,使我们的意志与神的旨意有同一方向,[66] 在与神的相交关系上,更加亲密,使个人的灵命成长,使基督的身体成熟。
εἰς ἄνδρα τέλειον:第二个目标是要长大成人。它是说成为一位成熟、在神或人前没有可被指责之处的人。另外,它也可以指完全的委身或在神面前的成熟,是和4:14的“小孩子”完全相反的行事为人。在这里,它不是指道德上一百巴仙的完全,因那只有在将来的天国才能达成,而是指要追求达到那样的标准。那谁是这成熟的人呢?保罗在这里不是用复数来表示“长大成人”,而是用单数。这意味着保罗把教会这整体当成一个“个体”。而这“个体”也是一个新造的“个体”,包含了犹太人和外邦人。因此,保罗说要“长大成人”是指这新的“个体”要成长。当“个体”成长后,自然会有成熟和合一的心。[67] 若“个体”不合一就表示那“个体”不成熟。而不成熟是个人的成长没有和“个体”分享,这造成“个体”的不成熟和不合一,使“个体”中的一些人无力面对异端的摇晃。[68] 因此,个人属灵的成长若能对“个体”有贡献,“个体”就会成长。[69] 所以,每个人要用基督在第7节量给人的恩赐做在教会上,若是如此,那“个体”就能达到基督丰盛的尺度,使基督的身体成熟。[70]
εἰς μέτρον ἡλικίας τοῦ πληρώματος τοῦ Χριστοῦ,:第三个目标是要达到基督长成丰盛的尺度。这尺度是指什麽呢?基督已经充满了我们,也赐给我们能力和恩赐,为的是使我们能靠着祂来达到祂原有的本性、样式或标准。这就是基督所要求的尺度,活出本该有的生命本质,就是基督的本质。祂已经给了我们建筑的蓝图,就等着我们去把这蓝图给完成。这样,我们就能达到基督丰盛的身量,而基督的身体就能变得成熟。
2.3.1 以弗所书4:13小结
因此,建立健康成长教会的第三个元素是什么呢?是要通过灵命的追求成长,因为当每个人都对基督有相同的信仰和认识后,整个身体就好像被更新了一样,有一致的方向,在属灵生命上也不断成长,成为新造的人,而能活出基督的样式,使基督的身体趋向成熟,建立健康成长的教会。成熟的生命就是拥有并活出基督原有的本性、样式或标准。这些本质就直接影响了基督身体的成长。若教会有基督这些本质,教会就能成长,因有基督生命的本质,也活出基督身体的样式。
结论
从这段经文,我们看到建立健康成长教会的元素虽然可分为三点,即靠得胜赐恩赐的基督,通过多元化的恩赐及灵命的成长,但重点是对赐恩的基督有清楚的认知,因为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元首,如果对这位元首的认识都一知半解,那要谈建立健康成长的教会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各人都有不同的诠释和见解,以致不论是在长执会还是其他教会领袖的讨论都难在建立健康成长教会这课题上有一致的共识。另外,建立教会的工具也是基督所赐予的,那就是多元化的恩赐,若人对这位赐予者的了解不甚了了,在商讨过程中的争论应该也是不可避免的,更遑论灵命的成长了。所以,要充满万有的基督,愿意信徒靠着其圣灵能力和所赐的恩赐,各按其职地建立基督的身体,以致信徒成为成熟的人而建立健康成长的教会。
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教会领袖的讨论、长执会的决策,就会因对基督有同样的认知及成熟的生命而做出对教会健康成长最有帮助的决策和方向来;再加上信徒生命的成熟,对真理的熟悉,还有活出基督生命的样式,那教会要成长,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
简单的说,对基督有一致的认知就是在知性上长进;因活出基督生命本质而有的成熟生命就是在德性上长进。
因此,当我们面对这课题许多不同向度的讨论时,我们不应该只是遵循过去自己既有的一套观念或经验,也应该回到圣经对这课题所给予的亮光,就是对基督有知性和德性上的长进。这样的长进能帮助基督所统管的教会健康成长,因为不管什么管理方式,如果执行管理的人对基督没有足够的知性和德性,那再好的管理方式或是历史背景,也无济于事,因为这样的人将无法发挥基督赐予教会最大的成长潜能。
当许多神学院越来越注重批判性的学术研究时,传道人的品格和德性的朔造就被忽略或被视为次要,这是一大危机。保罗在这里就让我们看到我们不只通过各种的恩赐来使人在信仰和认识耶稣基督的知识上有长进,也要在属灵的生命德行上有长进,就是使我们有爱、谦虚、温柔、忍耐、合一与所蒙的呼召有相称的行事为人,且长成基督的生命样式,成为成熟的人,预备行各样的善事。这也是他在之后的篇幅所要讲述的属灵情操。
面对社会多元主义的冲击,我们要注重这两方面—知性和德性—的成长,使我们能面对并胜过各种主义的冲击,就好像我们教小孩,是希望他有良好成熟的品性和德行、有智慧和正确的价值观,以便它们能成为他生命的舵,引导他在惊涛骇浪中,稳健前行,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成为荣神益人的器皿。
参考书目
中文书籍:
冯国泰。以弗所书研经导读。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1981。
斯托得著。以弗所书,圣经信息系列,陈恩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
斯诺德格拉斯著。以弗所书,国际释经应用系列,尹妙珍译。香港:国际华人圣经协会,2003。
英文书籍:
Barth, Markus. Ephesians, The
Anchor Bible, Vol.34 and 34A. Garden City, New York : Doubleday, 1974.
Bruce, F.F. The Epistles of Paul
to the Ephesians and to the Colossians. NICNT. Grand Rapids :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House,
1977.
Hodge, Charles.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 London
: The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64.
Hoehner, Harold W. Ephesians : 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 Baker Academic, 2002.
________, Ephesians,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42. Dallas
: Word Publishing House, 1990.
Moritz, Thorsten. A Profound
Mystery : The use of the Old Testament in Ephesians. Leiden : E.J. Brill, 1996.
Stott, John R.W. The
Message of Ephesians. Leicester ,
England :
Inter-Varsity Press, 1973.
希腊文工具书:
Walter Bauer著。新约希腊文中文辞典,戴德理译。香港:浸信出版社,1986。
Kohlenberger, John R., Edward W.
Goodrick and James A. Swanson. The Greek English Concordance to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7.
Liddell, Henry George and Robert
Scot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Vol. II.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Moulton, James Hope and George
Milligan. The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 WM.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1403。é知识。û
[3] Andrew T. Lincoln, Paradise Now and Not
Yet (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P. 155.
[4] Ibid, P. 155.
[5] Andrew T. Lincoln, Ephesians,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42 ( Dallas : Word Publishing House, 1990 ), P. 232.
[6] John R. W. Stott, The Message of
Ephesians ( Leicester, England : Inter-Varsity Press, 1973 ), P. 147.
[7] Markus Barth, Ephesians, The Anchor
Bible, Vol.34 and 34A ( Garden City, New York : Doubleday, 1974 ), P. 451.
[8] Andrew T. Lincoln, Ephesians , P.
134.
[9] John R. W. Stott, P. 147.
[10] Harold W. Hoehner, Ephesians : An
Exegetical Commentary ( Grand
Rapids : Baker Academic, 2002 ), P. 521.
[11] Ibid, P. 522.
[14] Harold W. Hoehner, P. 522.
[15] Ibid, P. 523.
[16] Ibid, P. 521.
[18] Andrew T. Lincoln, Paradise
Now and Not Yet, P. 156.
[19] Thorsten Moritz, A Profound Mystery :
The use of the Old Testament in Ephesians ( Leiden : E.J. Brill, 1996 ), P.
58-60.
[20] Ibid, P. 56.
[21] Ibid, P. 58.
[23] Thorsten Moritz, PP. 74-76, 84-85.
[24] Penner说保罗是引用诗68篇的意义,就是神接受了人的礼物后,就把这礼物赐给祂的子民,也就是最后一节68:35所要表达的。但Moritz
认为68:18不能表达这诗篇的中心思想;参Thorsten Moritz, PP. 68-69;另外,Hoehner也说保罗是总结了这诗篇所要表达的,他不是字对字的引用,但这看法与Penner的相似,有缺陷;参Harold
W. Hoehner, P. 524-28.
[25] Harold W. Hoehner, P. 529.
[26] Thorsten Moritz, PP. 74-76.
[27] Andrew T. Lincoln, Paradise
Now and Not Yet, P. 157.
[28] Ibid, P. 158.
[29] Thorsten Moritz, P. 68.
[30] Harold W. Hoehner, P. 530.
[31] Ibid, P. 530.
[32] Ibid, P. 149.
[33] Charles Hodge,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 ( London : The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64 ), P.
220.
[35] Andrew T. Lincoln, Ephesians, P.245.
[36] Harold W. Hoehner, P. 535.
[37] Ibid, P. 535.
[38] Ibid, P. 536.
[39] Ibid, P. 531.
[40] 有人讨论“升上”是先发生,还是“降下”先发生。说“升上”先发生的,他就说“降下”是指五旬节的圣灵降临(见Andrew T. Lincoln ,
Paradise Now and Not Yet, PP.
160-61.)。但Hoehner 却认为是先“降下”,然后是“升上”,与五旬节没有关系(见Harold W. Hoehner, P. 536.)Moritz也这麽认为(参Thorsten Moritz, P. 77.)
[41] Harold W. Hoehner, P. 537; Charles Hodge,
P. 221.
[42] Andrew T. Lincoln, Paradise
Now and Not Yet, P. 158.
[43] Thorsten Moritz, P. 82.
[45] Thorsten Moritz, P. 82.
[46] Harold W. Hoehner, P. 538.
[47] Thorsten Moritz, P. 85.
[48] Harold W. Hoehner, P. 540.
[49] Ibid, P. 541.
[53] Ibid, P. 542.
[55] Markus Barth, P. 438.
[57] Harold W. Hoehner, P. 541.
[58] Markus Barth, P. 436.
[59] Markus Barth, P. 435.
[60] Markus Barth, P. 479.
[61] Harold W. Hoehner, P. 547.
[62] Harold W. Hoehner, P. 549.
[63] Ibid, P. 551.
[64] Harold W. Hoehner, P. 551.
[65] Ibid, P. 552.
[67] Harold W. Hoehner, P. 556.
[68] Ibid, P. 556.
[69] Ibid, P. 556.
[70] Ibid, P. 557.
[71] John R. Kohlenberger, Edward W. Goodrick
and James A. Swanson, The Greek English Concordance to the New Testament
(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7), PP. 625-26.
[72] 当完成字的分析后,就比较以下的参考书对这字的分析,有雷同的地方,请参考。这字的意义有充满某物或人、用于时间、实现某事、完成和满足数目;详见Walter Bauer著,新约希腊文中文辞典,戴德理译(香港:浸信出版社,1986),页534-35。在圣经以外希腊文,它的意义有填至满、完成所托、时间;详见James Hope Moulton and George Milligan, The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 Grand Rapids : WM.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 P. 520。在古典希腊文,它的意义有被填满、被掌控、使完全、使到满。详见Henry George Liddell and Robert Scot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Vol. II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P.
1419-20。
[73] John R. Kohlenberger, Edward W. Goodrick
and James A. Swanson, PP. 625-26.
[74] 当完成字的分析后,就比较以下的参考书对这字的分析,有雷同的地方,请参考。这字的意义有所容之物、补缺之物、数目满足、充满某物、实现、完成;详见Walter Bauer著,页535。在圣经以外希腊文,它的意义有完成、掌控;详见James Hope Moulton and George Milligan, P. 520。在古典希腊文,它的意义有充满、数目满足、东西被放进去以填满、达到该物的本性。详见Henry George Liddell and Robert Scott, P.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