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加爾文的人論

1. 加爾文的人論

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第1卷第15章及第2卷第1-5章有清楚的人論教導。本文分五部份來論述加爾文的人論。

2. 墮落前的情況

加爾文認為需要討論人被造前的情況,使人無法為自己的錯誤辯護找藉口責怪上帝所造的人有瑕疵,若人這樣做的話,他其實是在侮辱上帝。[1] 所以,加爾文重申人是上帝所創造的一切創造物中最能彰顯上帝公義、智慧和慈愛的最高貴傑作。[2]


這最高貴的人是由身體和靈魂[3] 組成。[4] 身體屬地的彰顯上帝的榮耀靈魂屬天的)則彰顯上帝的形象。[5]在創世記1:26上帝說要按照祂們的“形象”和“樣式”造人,加爾文說“樣式”只是進一步解釋“形象”而已。[6] 所以上帝所創造的人的“形象” [7]按加爾文的解釋“形象”是指人靈魂內的正直[8] 和良善。[9] 而靈魂就有兩種不同的機能,即理解力和意志。[10] 理解力就是分辨事物以決定值得去做或不做的能力。它是靈魂的嚮導和管理者。而意志則指選擇跟隨理解力所做分辨的執行能力。[11] 換句話說,理解力是分辨的能力,意志則是自由做選擇的能力。[12] 意思是理解力分辨了,意志就決定選擇要不要執行。  

因此,在正直的景況下,只要人願意,就能藉著上帝所賜的自由意志站立得住,獲得永生。[13] 意思是人在當時對善惡的選擇是完全自由的,甚至他的心和意志也是完全正直的,且他全身上下都合作無間地幫助他順服上帝的。[14] 所以,亞當被造時,有堅強的意志和極高的地位,靈魂的各部份也都是正直的,他的心智也公正而堅固,他的意志也擁有擇善的自由。[15]

簡單的說,上帝所造之人是完美的。在人墮落前,人的理解力可分辨正直和良善,也有自由意志擇善。人的意志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完全自由的。那為何人會從這美好的景況中墮落了呢?

3. 墮落后的情況

加爾文解釋說人因不順服上帝的話而墮落了。上帝把果樹放在伊甸園的目的是要試煉亞當的順服。[16] 上帝在分辨善惡樹上的警告,是要試煉亞當的信心。[17]

那亞當有通過試煉嗎?亞當顯然沒有,因為亞當不順服上帝,藐視上帝的話和上帝豐盛的供應,并要與上帝同等。[18] 加爾文說其實上帝確實有賜給亞當站穩的能力,可惜亞當卻主動敗壞自己,所以亞當的跌倒是他自己的選擇。[19] 這使亞當從起初的善良和聖潔的本性墮落了。[20] 人本性的墮落和敗壞就是加爾文所說的原罪。所有的人類就是繼承了亞當的墮落和敗壞。這墮落敗壞了人所有的部份,包括理解力和意志的機能。[21]

加爾文認為這理解力在人墮落前能分辨是非,明白天上的事及世俗的事。可是,人墮落後,理解力被罪敗壞了,但并沒有完全喪失其機能,人還是有領會事物的能力,有某種與生俱來尋求真理的慾望,但人的理解力卻不再靈敏,也無法持守正道,并容易迷失方向,對尋見真理無能為力,也不能辨別哪些它應當明白的事。這是理解力對真理、天上事的理解的限制。[22] 至於地上世俗的事,人還是有與生俱來的理智和理解力,這是上帝特殊的恩典。上帝將自然的恩賜(Natural gifts)賜給敬虔和不敬虔的人。[23] 上帝的靈不單住在信徒心中(羅8:9),同一位聖靈也按照受造物的屬性充滿、感動,并賞賜生命給他們,白白賞賜給他們才能。這是上帝普遍的恩典(General grace),[24] 為要彰顯上帝白白特別的恩典和上帝完全的自由。[25] 意思是人對天上的事模糊,但對地上的事卻因上帝普遍的恩典而精明。

對於意志[26],雖然哲學家認為人能通過自然的本能去尋求善,但加爾文認為人墮落后人的意志不再有可能自由地擇善。[27] 雖然人本能地渴望善,但人仍然沒有選擇善,[28] 因為人處於罪的權勢之下,人的意志無可避免地受到罪無法掙脫的捆綁。[29] 意思是人的自由意志在人墮落后因罪而不再“自由”。

既然人的理解力和意志在罪的捆綁下喪失了應有的機能,因此,加爾文認為人的沉淪敗壞,即罪,就不是上帝的作為,而是人自己本性的墮落。意思是罪不是人受造時的本性,而是人墮落后的本性。[30] 所以,加爾文說人就繼承了亞當墮落的本性,被罪污染,[31] 但這敗壞不是源於肉體或靈魂本身,而是因為代表全人類的亞當喪失了上帝所賜予的眾恩賜,使人在亞當墮落后所擁有的就只有亞當的墮落本性。[32] 因此,人墮落的本性是與生俱來的,但不是受造時就有的。加爾文說“與生俱來”是爲了要避免人說人會墮落是因為自己的惡行造成的,以強調人在出生之前就已經是墮落敗壞的了,因此人無法靠自己的任何行為來除掉這個墮落本性。[33] 這樣的教導使罪不是源於上帝,而是人自己墮落的本性造成的。

簡單的說,擁有自由意志有擇善能力的人卻做了不應該做的選擇,即不順服上帝,結果人的本性墮落了,被罪污染。這解釋了人為何會從美好的景況中墮落。這樣的墮落使人的自由意志被罪捆綁而不再有“自由”擇善。換句話說,人在墮落前的自由意志是自由的。[34] 可是人墮落后,自由意志的“自由”卻被罪捆綁而失去了“自由”的機能。[35] 這因罪失去“自由”機能的“自由意志”能做甚麼呢?

4. 哲學家對墮落後的人的看法

加爾文說哲學家對因罪失去“自由”機能的“自由意志”還是持樂觀的看法,因為他們認為人的靈魂有理智,[36] 而自由意志是受理智控制的。[37] 據加爾文說這些哲學家認為理智使人能做最好的決定。若慾望順從理智就有美德,但若慾望順從感覺就淪為私欲而犯罪或做錯決定。[38] 筆者認為這看來好像人有一半的機會擇善,也有一半的機會擇惡,但這些哲學家卻重申理智能馴服和逐漸克服感覺。

至於自由意志,它就是上面所說的“慾望”, [39] 是處於理智和感覺之間,完全擁有自主權和自由,可以選擇順從理智或屈服于感覺的誘惑。[40] 加爾文說雖然哲學家根據經驗不否認人的理智在統領人時所遇到的困難,但他們仍然主張人有選擇行善或行惡的能力,[41] 意思是人要行善或過正直的生活都在於人自己的選擇。[42] 換句話說,內住于人理解力中的理智就足以引領人行善[43],因為自由意志是受理智控制的,而且是自由的,所以就能勝過感覺的誘惑,順服理智的帶領。[44]

簡單的說,加爾文筆下的哲學家在經驗上雖然面對人理智上應用的困難,可是他們還是堅持因罪失去“自由”機能的“自由意志”還是能“自由”地做擇善的決定。那早期的教父對這因罪失去“自由”機能的“自由意志”是不是也同意這些哲學家的看法呢?

5. 教父對墮落後的人的看法

加爾文說所有神學家都承認:人的理智深受罪的影響,人的意志也被惡欲俘虜。但有些神學家卻高舉人的能力,一方面是不要被同時代的哲學家譏笑,因為當時代對自由意志的看法是樂觀的;[45] 另一方面也為了不使肉體生來不想行善的人懶於行善,所以他們教導說:上帝悅納樂意行善的人;只要惡人願意,他隨時都可以選擇做好人;若我們不盡本份,就無法蒙恩;我們負責動手,上帝必定成全;我們負責獻上自己所有的,上帝必補足我們所缺的。但加爾文說這些都是錯誤的教導,因為他們的看法與當時的哲學家極為相似,認為因罪失去“自由”機能的“自由意志”還是能擇善。[46]

不過奥古斯丁卻獨排眾議,堅持因罪失去“自由”機能的“自由意志”是“非自由的”,因為人的意志被私欲捆綁,失去了自由,成為罪的奴隸。[47] 意思是人的意志無法掙脫罪的捆綁。[48] 所以,人在沒有上帝恩典的幫助下,就只有擇惡的唯一選擇。[49] 因此,當奥古斯丁說人只有不行義的自由時,似乎就在嘲笑“自由意志”這個空洞的術語。[50]

簡單的說,雖然教父知道罪對人性的嚴重敗壞,但教父對因罪失去“自由”機能的“自由意志”還是持與哲學家類似的看法,認為人還是能憑其自由意志擇善。但只有奥古斯丁在眾人都支持被罪捆綁的自由意志能擇善的情況下,毅然獨排眾議,把自由意志這頭猛獸殺死,完全否定了它的“自由”。[51]

6. 加爾文對墮落後的人的立場

縱觀以上對加爾文人論的討論,可以明顯看出加爾文對自由意志的立場。加爾文認為墮落前的人有意志的自由擇善,可是墮落後的人,其自由意志雖然沒有完全消失,但卻被罪捆綁而失去了“自由”的機能,無法擇善,也無法避免行惡。[52] 其實,加爾文對自由意志這樣的看法跟奥古斯丁對自由意志的立場是一致的。[53] 

爲甚麼加爾文要採取這種否定自由意志能“自由”擇善的立場呢?筆者認為加爾文否定自由意志的目的是要否定善行能使人稱義的可能,[54] 因為沒有“自由”擇善的自由意志使人無法遵守律法而因律法稱義,而且加爾文說人是不可能遵行律法的。[55] 這其實是在反駁當時經院神學家和羅馬天主教會對救恩論的看法,即人能因自己的善行稱義得救恩。[56] 這也跟當初奥古斯丁為反駁伯拉糾而堅決要消滅自由意志在救恩里的角色一樣,因為伯拉糾聲稱人無原罪可憑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能力選擇善,救贖恩典是基於人的自由意志,人可以自己的能力扭轉犯罪的意志而得到諸罪的赦免。[57] 所以,加爾文也採取奥古斯丁的立場,邊緣化自由意志的機能,[58] 使人的救恩不是在於人自由意志的“決定”,抑或行使自由意志擇善結果的善行來賺取救恩。筆者認為這是加爾文對自由意志的看法,即否定了自由意志就否定了人的決定、人的選擇、人的主權及擇善的善行結果。[59]



[1]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錢曜誠等譯上中下冊北京三聯書店2010),1.15.1161。接下來關於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的註腳將以《基督教要義》,1.15.1161(書名,章節,頁數)簡稱。
[2] 《基督教要義》1.15.1160
[3] 加爾文對人的靈魂的其他解釋不是有理智、意志及記憶力《基督教要義》1.15.4167);不是上帝實質的一部份上帝無限神性的一部份注入人裏面。因為如果是這樣,上帝本性跟人一樣可變和情緒化,無知、軟弱、邪情、有各種罪孽。所以,聖靈運行在我們心裡不是賜給我們上帝的實質來效法祂,而是藉著聖靈的恩典和大能來效法上帝(《基督教要義》,1.15.5168-9)。人的靈魂是刻有上帝的形象(《基督教要義》,1.15.5168);上帝給人靈魂的目的是使人渴望與上帝聯合。所以人越想親近上帝,就越證明他擁有理性(《基督教要義》,1.15.6170)。
[4] 《基督教要義》,1.15.2161
[5] 《基督教要義》,1.15.3163-4
[6] 《基督教要義》,1.15.3165
[7] 加爾文對“形象”還有其他的解釋:指靈魂(《基督教要義》,1.15.3165);顯現在人思想的敞亮、心裡的正直與其他各部份正常的情況(《基督教要義》,1.15.4166);敬虔、公義、純潔、智慧(《基督教要義》,1.15.4167);治理的次序(《基督教要義》,1.15.4167);不是有理智、意志及記憶力(《基督教要義》,1.15.4167);是指心裡,不是指外表(《基督教要義》,1.15.4167);不是只身體或管理的職分(《基督教要義》,1.15.4167)。
[8] 《基督教要義》,1.15.3165
[9] 《基督教要義》,1.15.4168
[10] 基督教要義》,1.15.7171。上帝賜給人理智和理解力是要人過聖潔和正直的生活(《基督教要義》,2.1.1220),默想永生,渴慕上帝的國(《基督教要義》,2.1.3222)。這樣的生活需要倚靠上帝才能成就,完全不能倚靠自己的能力去成就,可是人卻自誇和自信,要倚靠自己去過善良和幸福的日子(《基督教要義》,2.1.2221)。這表示人還不認識自己的景況。所以加爾文說人在自我認識上有兩大障礙:1. 不認識自己的本份。2. 不認識自己的能力(《基督教要義》,2.1.3222)。
[11] 《基督教要義》,1.15.7171
[12] 《基督教要義》,2.2.26263
[13] 《基督教要義》,1.15.8172
[14] 《基督教要義》,1.15.8172
[15] 《基督教要義》,1.15.8173
[16] 《基督教要義》,2.1.4222
[17] 《基督教要義》,2.1.4223
[18] 《基督教要義》,2.1.4223
[19] 《基督教要義》,1.15.8172
[20] 《基督教要義》,2.1.5224
[21] 《基督教要義》,2.1.8228-9
[22] 《基督教要義》,2.2.12248-9
[23] 《基督教要義》,2.2.14251
[24] 《基督教要義》,2.2.16253
[25] 《基督教要義》,2.2.17254
[26] 《基督教要義》,2.2.26263選擇是屬於意志的範圍,而不是理解力的範疇。
[27] 《基督教要義》,2.2.26263
[28] 《基督教要義》,2.2.26264。追求本能的“善”可被誤解成是指人順利的處境,而不是指美德或義。
[29] 《基督教要義》,2.2.27266
[30] 《基督教要義》,2.1.10230
[31] 《基督教要義》,2.1.5225
[32] 《基督教要義》,2.1.7227
[33] 《基督教要義》,2.1.11231
[34] 奥古斯丁對人墮落前的自由稱為“可善可恶的自由posse peccare, posse non peccare (able to sin, able not to sin)”。參見Marianne Djuth, “Liberty,” in Augustine through the Age : An Encyclopedia, ed. Allan D. Fitzgerald et al.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9), 495-8
[35] 奥古斯丁對人墮落后的自由稱為“只能犯罪,不能不犯罪的自由non posse non peccare (not able not to sin)”。參見Marianne Djuth, “Liberty,” in Augustine through the Age : An Encyclopedia, ed. Allan D. Fitzgerald et al.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9), 495-8
[36] 加爾文則認為人的靈魂不是有理智,而是有良善。《基督教要義》,1.15.4167-8
[37] 《基督教要義》,2.2.3236
[38] 《基督教要義》,2.2.2235
[39] 《基督教要義》,2.2.2235
[40] 《基督教要義》,1.15.7172
[41] 《基督教要義》,2.2.3236
[42] 《基督教要義》,2.2.3236
[43] 既然每個人都能靠自己行善,人就不會感謝上帝,而會讚美自己的善行,并以此為傲。若行善的能力來自上帝,而不是人自己,人就不會以此為傲。《基督教要義》,2.2.3236
[44] 《基督教要義》,2.2.3236
[45] Jaroslav Pelikan, The Emergence of the Catholic Tradition (100-600), vol. 1 of The Christian Tradition: A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Doctrin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1), 280.
[46] 《基督教要義》,2.2.4237。亞米念(Arminius)认为人接受或拒绝救恩是在于人的自由意志。堕落的人的意志没有被罪捆绑。而救恩是通过神(主动提供)和人(必须回应)的联合努力成就的,人的回应是决定性的因素。神为每一个人预备了救恩,但只有对那些出于自由意志,选择与神合作及接受他所赐恩典的人,这预备才有果效。关键在于人的意志,人的意志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是人,而不是神,决定谁是救恩礼物的接受者。所以,他反对预定论,認為人有自由意志擇救恩。參見林鴻信,《教理史》(台北:禮記,2001),201-3。不過徐國銘在摘錄亞米念對自由意志的看法時與林鴻信的見解不同。亞米念說:“這是我對人自由意志的意見:從人被造的最原始狀態來看,人被賦予有知識、聖潔、能力,根據傳達給他的命令,人有能力去瞭解、遵從、考量、意願去顯現真正的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行得出來,除非藉著上帝恩典的幫助。但在人墮落罪惡的狀態,人無法靠著自己去意願或行出真正的善,所以重生是必要的。”參見徐國銘《基督宗教的自由觀》台中浸宣2001),322-3
[47] 《基督教要義》,2.2.8243
[48] 《基督教要義》,2.2.27266
[49] 《基督教要義》,2.2.4239
[50] 《基督教要義》,2.2.8244
[51] 巴特也是反對人在救恩上有自由意志的選擇,持神恩獨作說的立場。參見Alister E. McGrath, From 1500 to the Present Day, vol. 2 of Iustitia Dei: A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3), 180.
[52] 《基督教要義》,2.2.12249。筆者認為加爾文在否定自由意志的時候,并沒有處理捆綁自由意志的罪的問題。筆者認為加爾文不該只是千方百計要殺死自由意志里的“自由”,其實要殺死的應該是捆綁“自由意志”的罪,因為并不是自由意志不好,而是罪使它沒有辦法擇善并執行對的選擇。所以,罪才是最大的禍魁禍首。
[53] 不過他們有一個地方不同,即奥古斯丁認為人的自由意志是罪的源頭,但加爾文卻認為人的自由意志不是罪的源頭,罪的源頭是人墮落的本性,自由意志只是被罪捆綁。參見徐國銘,《基督宗教的自由觀》(台中:浸宣,2001),252;劉林海,《加爾文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76
[54] 意志的選擇在乎人本身擇惡源於敗壞的本性擇善源於上帝的恩典。所以人既因墮落而敗壞,就自願犯罪,并非不得已或被迫的(《基督教要義》2.3.5272-3)。
[55] 《基督教要義》2.7.5334。雖然加爾文說人無法靠自己遵行律法但他在另一處卻說人能倚靠上帝的恩典遵守律法。加爾文也說:人們習慣用上帝的律例來衡量人遵守的能力,這是對律法的無知。那些誤以為人無法遵守律法的是犯大罪的人。上帝頒佈遠超乎我們能力的律法,反而是要顯明我們的軟弱。(《基督教要義》,2.5.6303)。加爾文繼續說:上帝賜下律法,也賜下上帝的應許,有遵守律法的力量。自己是無能為力,但靠上帝的應許和恩典,就能遵行律法(《基督教要義》,2.5.7304)。奥古斯丁也有與加爾文相同的看法。奥古斯丁說:上帝不會依人的力量為標準制定祂的律例,祂反而在吩咐人當行的律例時,就同時賞賜祂的選民遵守的力量(《論精意與字義》(On the Spirit and the Letter))(基督教要義》,2.5.3300
[56] 這是加爾文所反對的。筆者認為加爾文反對自由意志的另一個重點是善行因為當時的環境是以善行來賺取救恩所以才要反對自由意志使自由意志癱瘓而無法在救恩的事上有份。這其實也在去除人在預定論中“決定”的因素《基督教要義》3.11.13-20738-46
[57] 奧爾森,《神學的故事》,吳瑞成、徐成德合譯(台北:校園,2002),316
[58] 加爾文說大多數人對自由意志的理解是人是自己思想和意志的主宰,且能憑自己的力量行善(《基督教要義》,2.2.7242),而竊取上帝的榮耀(《基督教要義》,2.2.10245)。所以加爾文說在教會中保留這詞的危害極大,若能除掉這詞將成為教會的祝福(《基督教要義》,2.2.8244)。
[59] 就算是人信主后,加爾文說:人能開始擇善及之後的堅忍,都完全依賴上帝的旨意,而不是人的任何功勞。所以奥古斯丁說:若非恩典,人的意志不能歸向上帝,也不能堅忍地與上帝同行。意志所能行的一切唯獨倚賴恩典(《基督教要義》2.3.14286-7)。意思是恢復自由身的自由意志還是得倚靠上帝的恩典擇善。上帝幫助人的自由意志擇善,并堅定擇善的意志(《基督教要義》2.3.1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