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星期六

太4:18-22:蒙召隨主

蒙召隨主

經文:太4:18-22

你為什麼會信主?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們許多時候不清楚我們的人生有什麼目的,人生有什麼使命。結果我們就在日常生活中等待死亡。

2016年8月22日星期一

提後4:1-5:報好信息

報好信息

經文:提後4:1-5

當我們在報好信息時,其他的宗教團體也在傳揚他們的思想。近幾年來,台灣有一個自稱是基督教會的東方閃電,他們來自中國,是一個異端。他的教主自稱是上帝差派來的女基督,以完成耶穌基督還沒有完成的使命。可是,我們知道上帝已經借著耶穌基督完成了救恩的使命,但這個東方閃電專門去教會拉羊。印尼也有耶和華見證人,他們也是去教會拉羊。雖然他們歪曲了真理,可是還是有一些弟兄姐妹以為他們所傳講的是真理。不知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異端會拉走教會的弟兄姐妹呢?是不是我們對真理的認識不夠呢?

2016年8月15日星期一

尼1:1-11:為民代求

為民代求

經文:尼1:1-11
我們禱告,希望事情有改變,希望上帝改變我們目前的情況,或是改變我們所遇到的困難,也改變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們禱告,無論是為家人、婚姻、工作、教會、社會、國家,我們希望的改變是上帝為我們成就我們想成就的,但尼希米的禱告還加上另一個元素:改變自己

2016年8月10日星期三

让心自由

让心自由

在《天下杂志》2016/8第603期,陈文茜问:“我们的心够安静吗?乌云,没有那么容易消失,尘埃纷扰,也没有那么容易抛去,因为我们的心,不是安静的。我们本身就是一块乌云,除非你将自己的心洗涤干净,否则你到哪儿,乌云就到哪儿,永远跟着你。所以,不管我们到那里,总有一些杂念、情绪、遗憾、感叹,占据我们的心。”

2016年8月8日星期一

約8:30-36:真理自由

真理自由

經文:約8:30-36

我們常看重經驗,或是看重我們先入為主的觀念及傳統的看法。這些觀念常常左右我們對事情的看法,使我們被限制在自己所認識的框框裡面。有些人更被錯誤的觀念捆綁一生。就如有些父母聽信算命的說不能讓孩子叫爸爸,而只能叫叔叔,結果孩子都叫爸爸為叔叔,終其一生,失去讓孩子叫爸爸的福氣。或是有些人認為耶穌是洋人,是西方的宗教,所以,拒絕耶穌。這樣的看法使我們失去認識其他新事物的自由,也失去認識耶穌的機會,因為我們被自己的傳統看法捆綁了。

2016年8月1日星期一

徒10:28-36:放下偏見

放下偏見

經文:徒10:28-36

我們對人或許有偏見。但我們常常不願意去面對我們的偏見。在教會中,若我們的孩子和其他族群的基督徒談戀愛結婚,我們對其他族群的偏見會促使我們去阻止孩子與其他族群基督徒結婚的行動。偏見使我們變得毫無理性地固執起來。有些信徒可能認為,若自己的孩子跟自己民族和階級以外的信徒結婚,就是一種恥辱。在斯里蘭卡,穆斯林就利用這點,聲稱他們都是兄弟,沒有階級或族群的偏見,使一些被其他基督徒歧視的基督徒改教。偏見使人有分別,但彼得是如何看偏見的呢?

2016年7月25日星期一

林後8:1-9:分享生命

分享生命

經文:林後8:1-9

分享生命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分享愛要分享愛,就需要有行動。母親的愛就充滿許多的行動,我們對母親的愛也以許多不同方式的行動來表達。同樣的,我們對上帝的愛,對耶穌的愛,對教會的愛,對弟兄姐妹的愛,教會之間的愛,也需要用行動來表達。所以,愛需要用行動來表達。那這樣的愛需要用怎樣的行動來表達呢?

其中一種表達愛的方式就是金錢的分享或是捐款。由於哥林多教會在一年多前就決定要以金錢來幫助有需要的耶路撒冷教會,可是一直都沒有以實際的行動來實現這樣的心志。所以,保羅以馬其頓教會所領受的恩典來鼓勵哥林多教會,以實現他們之前所立的心志。

2016年7月17日星期日

約15:9-17:至好良友

至好良友

經文:約15:9-17

我們有許多朋友。有深交的朋友,有點頭的朋友;有在困難中幫助的朋友,也有只在順利時同在的朋友。可是,耶穌如何看「朋友」?「朋友」在聖經裡面的意思是什麼?

我們說我們愛耶穌,而且耶穌也是我們的至好良友。那至好良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如何表達我們對耶穌的愛呢?

2016年7月13日星期三

马太福音5:10-12:为耶稣受苦

马太福音5:10-12:为耶稣受苦

-和合本-5
10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11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12 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你是热心的基督徒,还是冷淡的基督徒?相信你会来祷告会,那你应该是热心的基督徒。如果你是热心的基督徒,那你有做好受逼迫的准备吗?为什么我们要准备受逼迫呢?因为我们要遵行上帝的旨意。遵行上帝的旨意就会受逼迫,因为我们和不遵行上帝旨意的人不同。如果没有人因信仰逼迫我们,或许表示我们和他们没有什么不同。

2016年6月22日星期三

得1:1-17:愛慰愁腸

愛慰愁腸

經文:得1:1-17

我們都會遇到困難。不同的是我們如何回應所遇到的困難。這才是決定我們際遇的重要元素。